以德润心,以文化人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积淀与传承,至今仍影响着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开展了一次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查,调查以本市18-75周岁的中国籍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3360个,分布于全市17个区县,涵盖各年龄段、各学历及不同收入人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人数(人) | 比重(%) | |
合 计 | 3360 | 100.0 |
按性别分 | ||
男 | 1669 | 49.7 |
女 | 1691 | 50.3 |
按年龄分 | ||
35岁及以下 | 1238 | 36.9 |
36-55岁 | 1287 | 38.3 |
56-65岁 | 569 | 16.9 |
66岁及以上 | 266 | 7.9 |
按文化程度分 | ||
初中及以下 | 843 | 25.1 |
高中(含中专、技校) | 1058 | 31.5 |
专科 | 716 | 21.3 |
本科及以上 | 743 | 22.1 |
一、核心价值理念文化根基深厚
此次调查列举了八种带有典型意义的传统思想表述,一些凝聚中华民族传统标志的经典思想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同。其中,所占比重最高的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认同度分别达到86.6分和85.8分,分别有72.7%和71.8%的受访者很认同(见图1)。而认同度最低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68.7分,仅48.0%的受访者表示认同,34.5%的受访者部分认同,有14.8%表示不认同。
图1 传统文化思想论述的认同度
二、传统文化渗透进市民生活方方面面
1.传统节日和传统饮食深入人心
此次调查列出14方面的中华传统文化形式,市民对其中与日常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程度较高,尤其是传统节日,近五成受访者对其有较深入的了解,远远超过其他方面。调查显示,47.8%的受访者对中国传统节日有较深入的了解,30.2%对传统饮食有较深入的了解,21.9%对传统民风民俗有较深入的了解,19.7%对传统思想有较深入的了解(见图2)。
图2 有较深入了解的受访者比重
2.传统文化形式受市民广泛关注
除了传统节日、传统饮食有较高比重的受访者深入了解外,对于其他方面,大部分市民表示虽然不太了解但很关注。如有近六成受访者对传统民风民俗(59.5%)、中医(59.3%)平时比较关注;逾半数受访者对传统文学作品(56.6%)、传统思想(55.7%)、民间工艺(51.8%)、传统服饰(50.1%)比较关注;对戏曲民乐(44.8%)、棋牌(41.6%)、传统建筑(39.8%)等方面,有接近或超过四成受访者表示比较关注。
3.近六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现场欣赏过中国传统艺术节目
调查显示,57.3%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去现场欣赏过中国传统艺术节目。戏曲、相声、民族歌舞等传统节目受欢迎程度较高,均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现场欣赏过。
三、传统文化依然在市民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
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乐于接纳、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在传承与融合中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体、外来文化为补充的文化风格。
1.节日:重视“土节”胜过“洋节”
在各种节日中,春节无疑是市民最关注的。调查中,有98.4%的受访者重视过春节,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度过。其他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清明、元宵、端午等节,受访者的重视程度也较高。而圣诞节、情人节等来自西方的传统“洋节”,对其重视的比重均不到两成。
2.文学:约六成受访者读过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凝结着古代人民的思想精华,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问卷列举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论语》、《三字经》、《简爱》、《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10部中外名著名篇,以了解受访者的阅读情况。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于中国名著读过和知道的比重较高。对《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均有约六成受访者读过,其中有15%左右精读过。作为儒家传统经典的《论语》,只有24.0%受访者表示粗略读过,精读过的仅占3.6%,知道但没读过或不知道的比重超过七成(见图3)。
图 3 阅读过所列书籍的受访者比重
问卷中所列的外国名著中,《简爱》、《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均有约三成受访者读过,其中精读过的比重均不到10%,而不知道的比重都在17%以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晓度相对较高,近五成受访者表示读过,其中有12.1%精读过,比重高于其他外国名著。
3.文字:86.2%的受访者认识繁体字
建国后开始推行简体字,繁体字逐步淡出视野。但调查中,有86.2%的受访者或多或少认识繁体字,但大部分会读不会写,仅13.8%的受访者几乎不认识繁体字(见图4)。
图4 受访者认识繁体字的情况
四、市民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1.聚焦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
调查显示,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市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加大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76.6%)和“重视对中华语言,加强包括经典著作、诗词等的基础教育”(32.4%)(见图5)。不少受访者提到,要在青少年中播种优秀传统文化种子,让崇德尚义、求真求善、臻美的价值取向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此外,对“加大对历史古迹、文化遗产、以及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也有较高呼声(41.6%)。
图5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最需关注的方面
2.为传统文化节目走近市民生活提供更多平台
艺术节目是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当前很多传统的经典文艺节目被赋予时代气息,大量新创作的优秀文创节目不断涌现,然而如何进一步拉近文化产品与普通百姓的距离仍有不小空间。调查中,有逾四成受访者过去一年中没有在现场欣赏过传统艺术节目,问及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25.9%)、价格难以承受(25.4%)、居住地附近没有(20.1%)。虽然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甚至4D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接触渠道,但现场观看、近距离的体验仍不可忽视。调查中不少市民希望为传统文化节目走近市民生活搭建更多平台,提供价格更加亲民、方便观看的传统文化节目表演。
3.传统与新兴途径相结合,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
调查显示,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30.8%的受访者是通过电视广播,27.1%通过网络媒体,20.0%通过口口相传,还有通过书籍报刊杂志、学校教育等其他途径。电视广播仍是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由于使用便捷、信息量大、受众面广,已经成为第二大的传统文化传播媒介,影响也不容小觑。由此可见,传统途径不可或缺,新兴途径潜能巨大,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本应作为重要传播途径的学校教育,其传播效果受市民认可度并不高。仅有6.9%的受访者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教育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社会上一些国学班、国学讲座却受家长热捧,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与优势,发挥学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应有的作用值得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