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用"理性"守护城市安全[图]
今年是许丽萍履职的第13个年头,图为2013年她参加上海市十四届一次人代会时的留影
市人大代表许丽萍是每年上海两会上的“红人”。她涉猎话题极广,对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是一位学者型的代表。她说话坦率、思路清晰,为人和善,又敢于为百姓发声,常常能在会场上引起广泛共鸣,也深受媒体记者们的欢迎。
去年两会上,许代表一口气提交了5条建议和意见,内容包括城市安全、土壤污染治理、经适房申请办法完善、人大专题询问制度建设等等。代表的提案往往会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但从这些题目看,大概很难猜到提出者到底来自哪个领域。在履职过程中,许丽萍总是不仅仅在为自己的行业诉求发声,更多时候,她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关注本行之外更广阔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需求。
人大代表的“时间管理术”
作为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许丽萍的日常工作格外繁忙。她既要做好科研项目的决策者,又要当好团队建设的领头人;她要时时自我充电把握行业最新前沿,同时还要兼顾家庭生活。
而作为上海市人大代表,在全市上千名代表中,许丽萍长期占据履职活动次数记录的“前十名”。根据2015年的不完全记录,许丽萍的履职活动就达60余次,平均每个月有5次之多,堪称人大代表中的“学霸”。履职十多年来,她始终认真、执着,每一回都提前作大量案头工作,积极投入参与各类立法、监督、调研。
如此身兼数职,却精力充沛、样样出色,令记者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许丽萍告诉记者,她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充分调配好一周“5+2”、一天“白+黑”,把代表履职和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案头作业、课题研究安排在休息日和夜晚完成;代表活动、团队工作则放在平时白天进行。在许丽萍眼中,代表履职的经历促进了她对民生需求、政府职能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本职工作有诸多助益;而自己的专业背景在立法、监督、审议等过程中也能派上用场,相辅相成。
许丽萍是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的总工程师,言谈间透着一股“理科范儿”
自创“履职公式”
许丽萍说起话来不徐不疾,平实、简洁,有着理工科出身人特有的务实范儿。言谈间,比起讲故事,许代表显然更习惯于“讲理论”。在实际履职过程中,她自己有一套独门的“公式”。
回想刚当人大代表的第一年,许丽萍说曾经觉得无从下手,离基层百姓很远。为此,她以理工科做研究的思路自己总结了代表履职中的“五分法”,经过这五问往往便能逐步厘清症结——这个现象有对应的法规制度可依吗?如已有法,是否有不适应实际情况、值得修正之处?既无需修正,那么是否是政府执行不力造成的?或者是不是现有科技力量还无法支撑解决?以上条件通通满足,那么法制层面之外,是否需要依靠全社会的道德准则、舆论氛围来共同推动完成?
老百姓的矛盾常常千头万绪,最怕“有理讲不清”。而许丽萍正是凭着这份“理性”,在履职过程中不断打破砂锅问到底,抽丝剥茧,把民生需求化为一条条切实的提议,融入一次次中肯的建言,促进政府职能部门持续解决改进。
即将召开的2016上海两会上,许代表将继续追踪“安全”问题
卯牢“城市安全”不松口
“踩踏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城市一年365天,有364天都是安全的,但正是忽视了剩下的那1天发生小概率事件的可能性,最终就会导致悲剧。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更加强调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将安全和秩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时值跨年夜发生在外滩的悲剧刚刚过去几十天,许代表所提“精细化安全管理”的话题在去年上海两会上激起了大量反响。其实这并非“应景”式的发言,许丽萍是早有充分准备而来。在她十多年的代表履职积累中,“城市安全”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高频词”。
2010年的上海两会上许丽萍提出,“提高社区安全感是上海迎接世博会的重要举措”。在媒体的印象里,从这一年起,许代表似乎开始成了城市安全话题的“专业户”。2012年两会上她提议“提升城市安全管理实效”;2013年,她又提出,加强城市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建设安全监控的“精密网络”。
去年8月,在市人大“十三五”规划座谈会上,许丽萍再一次抛出了住房安全问题——“上海尚没有完善的房屋使用安全条例,使施工沉降或者违法搭建导致的安全隐患缺乏处罚的抓手,建议在十三五规划有所体现”……
为什么盯住“安全”不放?许丽萍表示,“如果安全都没有保障好,所有科创中心、自贸区建设都没有了载体。”上海这座城市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挺安全的”。但安全不仅仅是公安局管的那些事,在很多环节、很多细节上,这座城市依然有短板亟待补上。“即使我们做好了99%的管理设想,只要遗漏了0.1%,甚至0.01,风险没有及时处置,就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
同样是谈城市安全,许丽萍每一年的话题都有新的层次,在此过程中她也亲眼见证了上海在这一领域点点滴滴间的不断进步。即将召开的2016上海两会上,许丽萍代表将会继续追踪“安全”问题,今年提什么?我们不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