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雷波:党代表无偿腾新房作校舍 百余名幼儿家门口可入园
身着盛装的小阿依们在家长的带领下顶着寒风中漫天飞扬雪花纷纷向这处彝家小院汇集,参加村级幼教点的开园仪式。“这下可好了,第三批幼儿园开班,又解决了村里百余名娃娃上幼儿园的大事。”在开园仪式现场,村民向忙前忙后的朱明清竖起拇指:“瓦几瓦(棒得很)!”
“这幢楼房原本是朱书记家刚建的新楼,还没来得急住上一天,为了让村里每一个适龄幼儿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是他,数次到县教科局找领导协调,提出三年内免费腾出自家新建的住房作为幼儿教学点,直至立了项的马道子村幼儿园实施完成。”该村村民苏拉者总习惯性地称任十七大党代表、汶水镇镇长的朱明清为朱书记。
县教科局基础教育股副股长邓长平说,马道子村幼教点是雷波县“一村一幼”第一批开班的22个幼教点之一,但只解决了35个幼儿入园,还有百多个3至5周岁的娃娃因缺少教学场地,而无法招收进来。
汶水镇中心校校长易毅,把这一情况向汶水镇镇长朱明清作了汇报。
朱明清急了。纳入规划中的马道子村幼儿园,从立项到完工不是一时半会所能解决的,但娃娃们的读书的大事,可等不起。他自己就因文化少吃了不少苦头,17岁那年他到外地做生意迷了路,问路时被人讥讽:“你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这话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当时他就想:如果哪天当了“官”,一定要办学校,送娃娃们读书!
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办园急需解决校舍问题,怎么办?他打起了自家刚刚新建的那幢住房的主意。
马道子移民新村是2000年底,朱明清抓住国家实施移民扶贫工程契机,努力争取到了上级部门支持,将全村统一规划,分片集中建设起来的。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全村249户群众告别了破旧的茅草房,搬进了整洁漂亮的新居。从二半山搬迁到了现在新村位置,可是他一家老小,却还是挤在马道子学校门口那间逼仄的平房里。
如今,眼看着崭新的楼房即将峻工,全家人终于可以住进新楼房了,又要无偿地提供给村里作为幼教点,家里人埋怨不理解,他就给家人做思想工作,讲没有文化的苦……
全家同意了他的想法。他马不停蹄地跑教科局,为孩子们争取更大的支持。教科局将马道子村剩下未能入学的适龄幼儿纳入进全县第三期开班82个“一村一幼”示范点之一。
把住房用作幼儿教学点,说起容易做起难!10月底,受朱明清邀请到马道子去察看幼教场地的教科局局长苏政清和同行的测量人员,当时所见到的是院坝没围上,场地也还没平整,就连房子还只是框架结构。困难难不倒彝家人,朱明清的“犟”脾气来了!自己事务繁忙,他就组织群众和自已的亲朋好友义务投工投劳,不到两个月就建好了三间教室,室内室外刷上了儿童喜好的橙红色外墙漆,改建好了厕所、围好了院墙。同时,县教科局采购的大型户外玩具、幼儿教学设施设备也运来了安装完备。
雷波第二、三期“一村一幼”村级幼教辅导员的公开招聘通知一张贴,选马道子村幼教点的人特多,根据招聘录用条件,按照公平、公平、公正的原则,全县录用了148名合格的幼教辅导员。该县锦城教办主任不子巫里说,汶水镇现有10个幼教点、21个幼儿教学班,入园人数达到了782人,招聘了包括马道子幼教点在内的辅导员42名。
马道子村幼教点辅导员在给幼儿报名注册。刘弟文 摄
带孩子前来村级幼教点报名的家长。刘弟文 摄
在启动仪式上,该县教科局副局长杨洪卫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加强管理,切实保障好入园幼儿的安全;二是希望辅导员加强学习,加强少数民族幼儿语言关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辅导员在教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刘弟文 摄
马道子村主任苏达取说,村里有了这么好的幼儿班,村民就不用把娃娃送出村去上幼儿园,娃娃们的安全有了保障,村民享受了实惠,群众切切实实地分享到了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