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代人有太多的"怕" 返沪知青子女访谈录

03.08.2014  11:23

   学者孙沛东看到的知青两代人

  上一代人的“”非常多,“”又转嫁到了下一代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知青子女有三个共同的心声,或隐或显。其一,他们仍然在回想和理解,当初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送回上海;其二,如何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们中的好些仍背负着父母的期待,和因此产生的失望;其三,许多知青家庭都回到了上海,但彼此似乎都有遗憾,心灵和情感交流还不够,两代人如何更好的了解和沟通?
  
  学者孙沛东的研究提供一种理解。
  
  “焦虑源于害怕,而害怕源于苦难的历程。知青一代曾因‘天不怕、地不怕’而著称,不怕权威,不怕‘牺牲’,不怕天翻地覆、不怕妖魔鬼怪。事实上,他们这一代人的‘怕’非常多。他们曾经有过被耽误的学校教育,被耽误的社会生活,以及在社会转型中遭遇的经济困窘。他们深知被耽误的后果,所以试图力保自己的子女千万不能被耽误。
  
  这个发现,源自她对上海公园相亲角的研究。

  孙沛东说自己是个道地的“乡下人”。2007年来上海工作前,她对这座城市知之甚少。那时候,为了适应和融入新的生活,几乎每个周末,她都行走在上海的角角落落。
  
  2007年9月的一个周末,她来到了闹市区一座公园,“遇见”了里面的相亲角。
  
  “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立或坐,以品评的眼光相互打量着。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都拿着纸牌或者站在自己的摊位面前。事实上,这是一个婚姻市场,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共聚会。他们为人父母,面容疲惫,心事重重,自带干粮饮品和小板凳,沐雨节风,却气节不倒,口气强硬,绝不让步。为了帮助儿女们挑选合适的‘结婚候选人’,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搭乘公共交通或驾车聚集到这个公园的一角。
  
  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深度地介入子女的婚姻?年轻人为什么会同意父母帮助自己相亲?更有意思的是:“(起初)让我感觉到非常刺耳的访谈内容,就是其中涉及交易的成分:择偶的标准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理性得不能再理性,完全市场化。而人们试图用一种市场的方式去解决情感的问题,这是一个悖论,所以相亲角不可能成功率高。但同时,这里的人气却总是那么旺。这是为什么?”
  
  孙沛东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田野调查,访问了43位相亲角中的父母。经过样本分析,这些父母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群体特点:“白发相亲”者以上海知青这一群体为主。
  
  “我们访问了43位父母,以上海本地人为主(83.7%),只有7位来自外地,占16.3%。总体看来,他们都是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而且70%(30人)属于知青一代。而这些相亲角‘上市’的年轻人中,大部分就是‘知青子女’。与他们的父母一样,经过努力,他们也已经成为上海年轻的中产阶层。他们中间主要以上海本地人为主,学历较高,本科以及以上占80%以上;职业中以普通白领、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主,占到95.6%。46多位待婚者中,女性占6成以上。
  
  随着调查的持续深入,孙沛东找到了相亲角“成功率低,却人气旺盛”的主要原因。
  
  “对知青一代父母而言,相亲角不仅是为了子女寻找结婚对象的地方,也是这些上海知青排忧解闷的场所,相亲角是他们的情感驿站。诉苦、感慨、不解等感情交织在一起。比如被访者S13-YGR(注:调查时使用的编号),平时在家里就是‘毛线打打,家务做做’。周末去公园相亲角已经成为了退休后的全部周末生活。在她女儿眼中,与其说母亲是去帮自己找对象,倒不如更像是去‘短途旅游’。
  
  此外,“相亲角也是知青一代交流日常生活信息的平台。交谈内容不仅涉及子女相亲,也涉及很多生活琐事和社会时事。他们会比较来公园的几种交通工具的利弊,乘坐几号线在什么地方换线省钱又方便;他们也会比较各个区之间的物价和消费水平;还会交流哪个超市购买的生活用品质量上乘,等等。更有趣的是,相亲角还成了单身老人的‘鹊桥会’。
  
  深入的研究,令孙沛东理解了那些最初听起来刺耳的“相亲条件论”——“我们似乎隐约觉察出这里是充满着怕与爱的生活本身。
  
  “知青一代曾因‘天不怕、地不怕’而著称,不怕权威,不怕‘牺牲’,不怕天翻地覆、不怕妖魔鬼怪。事实上,通过相亲角的访谈以及对知青一代生活史的研究,我们认为他们这一代人的‘怕’非常多。
  
  “43位被访者大多是幸运者,较好的人生机遇,再加上他们自身的努力,使得他们在市场化过程中成功地跻身为城市的中产阶层。然而,对62宗访谈资料稍加分析便知,1990年代以来,他们十分惊讶地发现:他们这个群体有很多人下岗,下岗后难以再谋到一份足以保证自己和家庭成员体面生存的正当职业,对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变动诚惶诚恐且难以应对,最终成为发展中被甩出的包袱。正是这些有着同样上山下乡经历的同龄人的命运和遭遇,时刻警醒着他们生存的不易,使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际遇,体现在子女择偶上,就是寻求‘上迁婚’和‘同质婚’,复制自身的社会地位,实现地位的代际传承。
  
  “因为怕,他们要求对方学历良好,工作稳定,薪酬优厚,婚房齐备。他们曾经求学无门,正常的学校教育被打断,所以他们希望子女及未来的配偶能够接受完整而良好的正规教育;他们自己或配偶及看得见的同龄人曾经遭受失业的灾难,所以他们渴望子女及其配偶能够有一份良好的职业,能够在职场上实现自我;他们曾经长时间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化的浪潮冲去了计划体制下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他们必须努力适应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冲击,所以他们对金钱和地位的敏感与追求与日俱增;因为时代和个人的原因,不讲条件,不讲感觉而直接走入婚姻,他们中有些人为此经历了痛苦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所以他们不能看着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辙,他们决定帮子女谈条件,为子女创造更多的机会寻找并培养自己的感觉。他们有意规避困难,希望子女不必经历自己曾经尝过的痛苦。
  
  同时,孙沛东也给出了自己最初的两个问题的回答:父母为什么能够代替子女相亲?子女为什么能够同意父母帮助自己相亲?事实上,每个家庭看似日常的生活真切地体现着社会的宏观变迁。
  
  “1978年以后,宣扬效率和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逐渐主流,面对当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待婚(实际上包括已婚子女)子女和其父母的关系明显加强了,家庭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中国大陆民众日常生活领域中几项重大问题的市场化,客观上强化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联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处在市场化洪流中的父母和子女对彼此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责任,休戚与共,直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012年,孙沛东的研究专著《谁来娶我的女儿——上海相亲角与“白发相亲”》出版,并于一个月后旋即再版,再次引发了学术界、中外媒体和公众对知青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知青子女原本就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散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学界关于知青群体的研究,如法国做知青史研究的学者潘鸣啸先生在多地的新书宣讲会上,很多听众正是知青子女。而从知青子女择偶这个视角切入,探讨知青一代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经历,并且与相亲角、‘白发相亲’、‘剩男剩女’等社会热点勾连起来,从代际累积这个结果,追溯知青一代自身的情感,生活,他们独特的生命历程,从历史的深度去挖掘这个问题,为公众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自从《谁来娶我的女儿》2013年再版以后,我经常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看到各种的留言,很多留言者说他们是关注知青群体的公众和知青子女。”孙沛东在电邮中回复道。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当父母对子女的前途所能做的选择很有限的时候,很多时候子女只能接受来自父母的种种安排。当时,在国家和地方回城政策的影响下,知青子女先于父母回城便是这种种安排中的一种。当知青一代父母受到甩掉农村户口回大上海,回家,回到父母身边,回到自己生长的城市,回到城市生活这类切切实实目标感召鼓舞时,骨肉分离,家庭拆散,情感受伤,心灵孤苦这类人伦问题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太过奢侈。有什么能比给孩子一个可能更好的起点更让父母欣慰的事呢?知青子女与其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们在走自己的人生的同时,还背负着父母的人生:那没有实现的念想,渴望拥有或继续拥有的一切:高学历、好工作、知心爱人和美好生活。
  
  孙沛东在相亲角的研究中深深地感受到,“经历了多次动荡后,‘怕’已经成为知青人生字典上的一个关键字。这种‘怕’成为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和一种时刻长鸣的警钟,并且自然而然地转嫁到下一代的身上。
  
  无论是知青子女,还是他们的父辈,看见和理解这些沉重的怕,将是他们各自生命真正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