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何长大成人? 返沪知青子女访谈录

27.07.2014  10:56

      一个城市的哀伤应该得到深深的理解

      有了困惑,可以请教老师。
  
      孙向晨是复旦大学的哲学教授,也是《星期日周刊》的老朋友。3月底,周刊“服务上海三十年”的专栏访问了他(详见3月30日《没有把人点燃的教育,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大学》)。
  
      我请访问过他的同事顾筝转达我的愿望。顾筝很快收到了他的回复:“顾筝,你好。我很愿意帮助你的同事,不过这个假期我不在上海,你可以让她E-mail给我。你好吗?找到新猎物了吗?孙向晨
  
      他知道,记者总在等待和寻找好的采访对象。
  
      于是,我通过电邮,和他探讨了我心中的困惑。

  孙老师:
  
      你好,我是顾筝的同事谢岚。看到你的短信,忍不住笑了,我怎么感觉,你就是那只新猎物呢?
  
      先谢谢你的帮助。《星期日周刊》通过报道,有缘结识一些优秀的知识分子,并在工作遇到困惑的时候,能够请教,心里挺高兴的。
  
      我遇到了什么困惑呢?
  
      我正在访问一个群体:他们生活在上海,三十多岁,多半成家立业,他们有个共同的经历:当时是离开父母、独自来到上海的知青子女。
  
      采访中,有个问题始终跟随者我:在今天、在当下的上海,来讲述这个群体,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希望能和你交流,得到启发。
  
      谢岚7月13日

  谢岚:
  
      你好。有时候我非常羡慕你们的工作,你们总是能挖掘出城市中真正有生命的话题。知青回沪子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应该是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甚至是关注上海史的学者来做的一个课题。媒体人已经走在了专家们的前面,以你们特有的敏感感受着来自城市的各种气息。我想这大概应是今天媒体人的职责所在。
  
      我觉得这个话题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这是城市的历史和记忆。知青回沪子弟的状况涉及很大一批人,是这个城市独特的一份财产,即便从城市的记忆的角度也值得很好挖掘。知青的话题因为各种影视剧,以及这辈人自己走进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而为人们所瞩目,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挖掘和研究。知青子弟,在上海的独特现象则是回沪子女,他们是这座城市中的特殊群体,有着丰富的话题和色彩。各自的背景有很大不同,也有共同一致的地方。其中应该有一些很励志的故事,也有灰暗和悲伤,这个城市的报纸有责任把其中的故事一一展现出来。报纸可以成为这个城市共同经历的纽带。
  
      二、他们独特的心理经历值得探究。尤其是年纪轻轻,离开父母,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来到上海这个号称“故乡”的陌生地方,开始独自生活的经历,会有怎样的独特体验呢?两地的差异,父母的远离,独自的生活,亲戚的氛围,都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大影响:有些人因此很能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些人,像你所提及的,变得很无奈,还有些人则是自暴自弃,抑或被生活抛弃。这些都是很丰富的心理学样本,值得我们深思。其中的“灰暗”样本尤其应该让我们警醒。把他们的苦难、苦楚、苦味写出来是对他们生活的一种交代,也是对历史的一种交代。他们没有被遗弃,有人惦记着他们,关心着他们。一个城市的温暖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你所问的,这些报道对当前生活的意义,其实不必强求。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对于不同家庭背景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举例来说,现在上海越来越多富裕的家庭很早就把孩子送出国学习,也许这样的报道,能让他们体悟一下孩子在心理上可能有的阴影。还有很多影响,可能都是你想不到的。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供你参考。
  
      孙向晨7月14日

  孙老师:
  
      见信好。谢谢你对这个选题的鼓励和建议。我有两个问题:
  
      1、你说,这个群体和他们经历,是这个城市的一份财产。我想请你多说说。
  
      2、你说的“灰暗”也正是在访问中很触动我的部分。我很感谢他们的信任,因为那也许是他们从未对人说过的心里话。你说,记录灰暗、苦难,是对他们和对生活的一个交代,如何理解这一点?
  
      先问这些。
  
      收到你的来信,挺高兴。
  
      谢岚7月15日

  谢岚:
  
      你好。非常好的问题,我也只是一些感想而已,不一定对,仅供你参考。
  
      一个城市的特色和风格是由它的各种群落组成的,回沪知青子女就构成了这独特的群落,他们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群,构成了我们这个城市群体中鲜活的一支。他们的喜怒哀乐,应该在这个城市中得到表达。媒体的职责不仅仅是追逐,更应该是挖掘。这种城市的哀伤应该得到深深的理解。
  
      如果我们只是抓住某种悲情的东西,在那里肆意渲染,那么这就是一种“消费”。很多“动人”的场面让人很反感就在于这一点。因为它只在意打中你情感的柔弱处,却无视周遭的黑暗。如果我们抓住这种“灰暗”而且有能力做出分析,从而结构性地表明这种“灰暗”的渊源以及这种伤害的深度,那么我们就是在做一种历史性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会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对历史是一种回答,对未来也是一种诏示。
  
      祝工作顺利。
  
      孙向晨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