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后"到"90后" 仁济医院3代医者共释仁心仁术

31.12.2014  12:09

  12月31日消息:1844年,全国第二家、沪上首家西医医院开张,取名仁济,寓意“仁术济世”。斗转星移,170年后,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举行。从“40后”到“90后”,几代仁济医生齐聚一堂,讨论“仁术济世”精神如何代代相传。

  身为“40后”的老年病科主任医师陆惠华,忘不了初入仁济时,大师们的动人细节,“当年的住院医师宿舍不超过晚上12时没人回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绍基教授是出了名的严师,经他修改的文章,总是写满意见;江教授罹患肺癌做手术,仍带着厚厚的免疫学原版书,说要给学生知识补缺。学生时代,陆医生到血液科细胞室取报告,听到里面有老师喊“快帮我放开止血带”,原来潘瑞彭教授为了做实验,将自己作为对照,抽自己的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潘教授高位截瘫,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智慧,设计特殊椅子方便看书,阅读大量文献资料。陆医生动容地说道,“传承和发扬仁济精神,是对先辈大师最虔诚的感恩!

  代代相传的仁术济世精神,在每个科研、临床细小处都能体现而出。胆胰外科主任王坚教授道来:上世纪60年代,一无电脑、二无网络,心胸外科叶春秀教授全凭去图书馆检索,就将学生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拼写错误的作者名字一一纠正,如此严谨令人肃然起敬。王坚直言,而今知识爆炸、网络普及,可治疗病人仍是创新的源动力,追求创新的路上,更要摒弃功利浮躁,还医学探索纯粹的初心。

  25年前,踩着咯吱咯吱的木质地板,孙平来到仁济医院实习,而今已是眼科副主任医师的她,对老主任的德行依旧印象深刻,“他给病家的不仅是一份治疗,更是一份饱含温暖的人情关爱。”只要是住在病房里的病人,老主任会记得每一床病人的姓名,查房时亲切直呼其名,而不是冷冰冰的几床几号。学会看病,先要学会与病人沟通,以己之心体恤病家之痛,这也成为孙平日后从医的良言。

  博士研究生孔令,尤为感恩她的引路人——心内科何奔教授:三十年如一日,老师坚持详尽的病史问诊、细致的体格检查,面对下肢水肿的心衰病人,他总是蹲下身,亲手为病人挽起裤脚除去鞋袜……

  作为“90后”博士研究生,董曾参与编写一本书,有幸整理到江绍基教授资料,医学大家的使命与责任,深深触动了他。他说,“仁济精神并非封存在那一栋老楼、几尊雕像,清晨查房时的第一缕阳光、无影灯下全神贯注手术、乃至病人康复后由衷的感谢,都是活生生的仁济精神,也是我坚守的理由。

  作为病人家属,吴女士在老伴住院期间感受到了仁爱、奉献。老伴病情特殊而危重,被紧急送入外科手术监护室抢救,吴女士回忆,当时家人十分惶恐,走进陌生监护室,没人认识,更搞不清该求助于谁。监护室皋主任领衔的团队凭借精湛医术、悉心呵护,使老伴转危为安。无论深夜或凌晨,皋主任时不时就来探望,吴女士说,“每次我道谢时,他只有淡淡一句,‘没什么,我们是医生!’

  我们是医生。皋主任们的字句,折射出医生对病人的责任。吴女士对面床位的病人,某日清早再次病危。家属住得远,又遇上交通高峰时段,一下子赶不过来。为了让家属见上最后一面,皋主任指挥大家排队按压心脏,每人一分钟,就这样整整坚持了2个多小时,直至家属赶到。病人虽然离世,但家属感受到医生的仁爱之心,连连道谢。

  市卫计委党委副书记邬惊雷表示,仁济精神,亦代表上海整个医疗行业的精神。从宏观来看,这种精神诠释了医疗行业对科学、理性的追求,从微观来看,折射出每名医务工作者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当年,仁济医院成功完成我国首例针刺麻醉术,承担了民族医疗行业发展的国家责任;如今,公立医院改革难题摆在面前,上海医疗同道将形成共识,以仁济精神为动力,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