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高校智库,如何与国家发展同步(教育眼)
在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栋4层的砖红色楼房,名叫“智库楼”。走进一楼大厅,墙壁上张贴着不少“上海论坛”历年活动的照片。“围绕全球发展和重大战略性议题,每年都会有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政府、企业、高校专家来参加论坛,最终形成‘上海政策建议书’‘亚洲道路’等学术咨政成果。”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怡说:“‘上海论坛’已成为高校学术交流、政策研究、成果转化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我国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千人计划”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学生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4万多项,提交各类咨政报告4.3万篇……高校成为中国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高校如何打破学术与政策的壁垒?如何避免重复、做出特色?怎样建立评价机制?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如何打破学术和政策的壁垒?政府与高校应形成高效互动
复杂社会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雾霾天气频频出现怎么解决?面对群体突发事件怎样处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为“城市病”问诊把脉,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备国家之所需,这应当是大学智库的职责所在。“但在过去,学术研究和政策咨询基本就是两张皮,学者写的东西政府看不懂,政府要的东西学者写不出来。现在这样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两张皮’贴得还不够紧。”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张骥说。
“打造学术和政策的直通车,政府和高校就要形成一种高效互动的态势。”张骥说:“一方面,学者专家要主动把握国家战略新需求,要知道目前治国理政的困难在哪里,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政府要主动传导政策需求,向各高校智库征求意见、‘点菜’约稿。”
“智库不是为了研究政策而研究政策,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直面一个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具体问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认为:“高校智库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智库,主要在于高校智库应该以学术为基础。要把社会问题、政策难点与自己的学术兴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以学术服务国家治理。”
理想的智库研究,是集搞好学术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公共认知为一体的。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重大战略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
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依托“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机构,展开了对双多边机制下的区域合作研究,涵盖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多重维度;南开大学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等进行针对性政策研究;东北大学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成立了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提供智力支撑……
如何破解低水平重复化研究?多学科深度合作,注重学科特色、地方特色
中央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后,“智库”一时之间成为热门词汇,许多高校智库“应运而生”。但事实上,许多学校对智库的战略定位、运行模式、治理结构等还是“一头雾水”。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些低水平、重复化,只有政策阐释、没有创造建议的研究报告。
要为国家发展做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单枪匹马是干不成的。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郑雯说:“社会问题的现实复杂性决定了政策研究必须跨学科发展,必须打破各研究主体之间彼此屏蔽的壁垒。”
郑雯所在的团队,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完成“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对全国范围内的深度社会心态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建设起大数据分析指标库与词库,对国家网络空间建设提供了咨询参考与决策依据。
“我们的团队整合了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计算机等专业的优势资源,对数亿条网络大数据进行分析,还展开了线下的深度访谈。这样大规模的研究,是任何一门单一学科所无法完成的。”郑雯说。
“多单位深度耦合、多学科深度合作”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智库建设的有力举措。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郭新立说:“联合一批优势学科、汇聚一批学术强人、集中优势力量破解领域难题,是智库研究的不二法门。比如我们的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在人员组成上,既有国际知名大师,也有国内著名学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有来自政府质量部门的管理者,以及大型企业的质量负责人;在学科构成上,涉及了立法、监管、质量管理、品牌文化、大数据技术等等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更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此外,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学科特点,也是解决智库重复研究的一条途径。中山大学的粤港澳发展研究、厦门大学的台湾问题研究、上海大学的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的司法文明建设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的海域研究,都是根植学科和地域特色、服务国家发展的典型代表。
如何认定智库研究成果?以实际贡献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高校智库成果如何认定,如何量化评价?这是智库建设绕不开的一环,也是令许多老师困扰的一点。
“智库成果通常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并不算作传统学术论文。如果这样的研究不算在教师考核和职级评定之内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董丽敏说:“还有,一份研究报告往往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承担不同分工的人,如何分别评定贡献?这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家层面也还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意见措施。对有高层批示或为政府部门采纳的研究成果,虽然一些高校会予以奖励,但更多有实际操作性的指标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说:“以往高校人事制度评价的重心在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上,智库这一新领域的出现,也倒逼我们进一步改进评价办法,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为导向,不断建立并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在推动决策咨询成果纳入评价体系方面,上海大学已有初步成效。上海大学规定,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冲抵1篇CSSCI论文;在《上大智库专报》内刊上发表的专报等同一篇CSSCI论文;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部门年度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计算;对重要的决策咨询成果予以奖励,其中特等奖10万元,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
与此同时,上海市在2014年也制定了《关于推进上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分类评价的指导意见》,对高校智库研究成果评价机制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包括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在内的科研成果多元评价体系,推进“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人员的分类考核体系,激励广大智库研究者产出更多优秀成果。
除了智库科研人员,智库团队的行政运营人员也值得关注。在复旦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服务中心”是国内第一支市场化、专业化的智库运营团队。“我们现在正以全新的思维,开门办智库,力图打造一个无边界的智库平台。”复旦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黄昊说:“运营团队对于智库建设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沟通联结平台,能让智库更高效地运作。但是目前这一方面的人力资源市场还未形成,一些智库运营人员的归属、权责、晋升都还不明晰,种种问题也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