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试验区"版图不断外扩:求贤若渴 留才有道
12月30日消息:改革是上海最大的红利,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创新是上海最重要的动力,而上海的资源——上海没有其它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才。中国上海,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才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不只是“唯一的资源”,更是发展的尺度。
怀抱建设国际人才高地的目标,上海求贤若渴,留才有道。2012年起,上海连续两年在“外籍人才眼中最有魅力的中国城市”榜单上排名第一。包括留学人员在内,上海现有两院院士165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0人次、中央“千人计划”专家626人,上海“千人计划”专家442人——由他们所率领的人才“雁阵”,是上海发展最为倚重的智力资源。
根据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亦需要改革思维。上海对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从未停步,依托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和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上海发挥特殊区域“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推进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海外人才集聚区、创业发展服务区、体制机制创新区,在人才试验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人才试验区”版图不断外扩
上海的人才试验区的版图不是固定不变的,多年以来,它的边界逐步外扩,不断扩大实行特殊人才政策和支持措施的区域范围。目前,上海人才试验区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张江一区二十二园,属于国家层面的试验区,基本覆盖上海所有区县;第二层是浦东国际人才创新实验区,是市区联动、条块结合、共同推进的试验区;第三层是12个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20个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其中既有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也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企业,主要由有关主管部门探索建立。
人才试验区是上海探索人才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的土壤。上海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介绍,建设人才试验区,目的是集中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促进科研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加速重点领域科技突破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人才集聚:不拼重金拼环境
集聚人才,上海不拼重金拼环境,不断强化六个方面的优势:区位和交通、从商环境、法制环境、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事业、城市生活环境。其成效,从外籍人才对上海的青睐中可窥见一斑,截至今年10月,在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有11万余人,常年在沪的外国专家有8.8万人,其中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有43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针对张江高新示范区的一项研究表明,创新活力、资本运作和价值实现三大要素,是决定人才流向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上海的留才之道,是让政府的“有形之手”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的综合环境,市场的“无形之手”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上海始终在寻找政府、市场、社会在人才管理和服务中的合理定位。
2012年9月,成为上海人才工作的新名片——浦东国际人才城开城纳贤,人才城为人才提供集成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全过程的创业引导机制,运行两年多来,举办440余次人才活动,对接服务160多个创业项目,服务人才超过2.5万人次,网站受到53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点击。浦东新区介绍,人才城从创意提出、落地建设到运营发展,始终坚持“市场化运营、社会化参与、专业化管理”,没有用划拨土地、成立机构、给定编制的传统做法,而是通过市场化的洽谈与合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人才“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才工作新模式,在不改变人才城原有产权关系的基础上,牵头协调张江集团、人才社团等力量营造人才城功能空间,其运营也是依托社会组织进行。
人才政策: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中央提出要“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充分释放大量高端人才的创新活力,是上海人才政策创新的核心考量。
从整体的“政策池”来看,上海一直在尝试推陈出新。市级层面,从促进人才政策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在推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快促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业支持扶持力度,完善生活配套政策等方面下功夫。各区县、高校、企业等人才试验区的主管部门,则摸索符合各自发展定位的政策。
以张江高新区为例,自2011年国务院批复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经过三轮扩区,张江高新区已拥有“一区二十二园”,遍布17个区县,几乎所有知识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域都纳入了张江示范区的范畴。截至目前,园区共有中央“千人计划”专家99人,约占全国的2.4%、全市15.8%,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92人,占全市20.8%。
这些,都得益于3年来张江高新区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人才试验区、财税体制改革、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先试先行,比如为激发人才创新动力,股权激励试点向发展为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多种方式,确保人才以智力成果参与分配的改革不断深化,张江核心园还设立了规模为5亿元的“代持股专项资金”,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股权认购、代持等资金支持。
全市众多用人单位,也不断完善着各自的人才服务机制。宝钢集团不唯资历用人才,先后把5位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直接聘为首席研究员,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33岁;复旦大学在人才引进中实行分类分级审批会议机制和校长协调办公会议机制,实施个性化的面议协议薪酬制,在团队建设上采取灵活、多样、高效的“科研助理”用工机制等;上海财经大学为“千人计划”专家提供精细化服务,配备专职秘书,负责引进专家后各项待遇落实,协调解决居留和出入境、落户、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通关、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一系列后续服务;为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缓解早期海外归国人才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杨浦在全市率先组建了总规模2亿元的海归人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海创1号”和“海创2号”,“海创1号”已投资6家企业,投资金额累计超过1亿元,“海创2号”已完成投资并成功退出,所投企业目前进入首次公开募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