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才活力 推动创新发展 打造多元化人才特区 ———解读我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十二五”期间,学校围绕建设一流理工科大学的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尤其在启动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后,率先在学科内构建了新型、灵活的用人机制,对海内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和编制内人员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员评聘和管理办法,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依托高峰高原学科与一流学科建设,设立“人才特区”,通过多元化人才汇聚模式,快速实现高端人才汇聚质与量的突破。
近日,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第二所入选的上海市属高校。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副校长刘平,深入解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总体规划及创新举措,并对基地建设前后人才培养举措变化进行图解。
记者: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校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其他高校相比,我校获批示范基地的优势是什么?
刘平:“十二五”以来,学校以国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业发展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目标,搭建了一个完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框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学科基础雄厚。学校设有 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54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和 6个上海市一流学科,其中,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均为 1998年国家首批批准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二是学校创新人才施展创新技术的舞台宽广。学校现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基地共50多个,并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三是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在2012年评估中,上海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中排名第六,上海理工技术转移中心在全国 201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排名第七。作为上海6家技术转移试点单位之一,已在全国建立24个工作站。四是学校注重以国际视野培养人才。学校是我国最早实施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已与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记者:在基地后续建设中,学校将有怎样的规划?包含哪些创新举措?
刘平:我们的目标是以“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多元协同、能力提升”为指导思想,以“科创中心”建设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依托行业支撑,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引进和培育不同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具有“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卓越”特色的国内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对此,我们通过实施三大战略来实现这一目标:(1)搭建协同创新的人才发展平台。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采取灵活高效的人才措施,引进学科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通过和原机械部在沪的八家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的实体平台,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培养行业发展急需人才;围绕国际前沿科学领域,集聚创新人才和科技要素,培养区域发展急需人才。(2)构建面向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对工程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面向行业的校企联合工程师培养平台;构建从课堂教学到创新创业的全覆盖教育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创造条件,引导、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与德国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实施专业建设的“三个 1/3”计划(即实现 1/3专业通过专业国际认证),与 ASIIN等认证机构共建上海工程教育国际认证联盟,形成国际化办学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3)建设人才辈出的青年教师队伍。改变青年教师原先自由发展的职业发展方式,配备团队职业导师,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施分类评价,改革工程型人才聘期考核和职称评定的评价方式;开辟绿色通道,使绩效突出的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共建“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通过国际科研合作,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强“国外访学进修计划”的派出力度,力争三年内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达40%。
记者:学校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将有哪些重点突破的方向?
刘平: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一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二是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是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契机,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造动力;四是以“开放协同”为依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记者:基地建设在组织领导、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学校有哪些具体的落实保障措施?
刘平:学校成立由校长牵头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审核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统筹协调及监督指导等重大事项。成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小组,由分管人事和科研的学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决议,组织实施基地建设和运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基地建设的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
对确定的基地建设目标、规划和任务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部署安排和建设进度表。充分调动各学院和各部门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发挥团队领军人才和核心成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创新人才的动力和活力,保障基地建设工作能保质保量完成。
制图/刘芯雨
新闻中心记者 董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