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我立志要把技术与生产接轨起来 访省“双创”人才、江苏航科公司总经理王浩静

29.02.2016  16:36

人物简介:

王浩静,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先后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2010年2月,王浩静率领技术团队在镇江创立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年后建成国内首条T800碳纤维生产线,并实现了稳定的产业化生产。

王浩静近年来所获荣誉有:2014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3科技部创新人才、2013江苏省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产业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百人计划”、镇江市“331”重点资助者、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兼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等。

2005年,已经在纤维材料的科研领域工作了20多年的王浩静,接到了一个任务。那一年,国家有关部门基于对纤维材料的需求,下达了对全国十大门类纤维产品发展现状的调研课题,王浩静有幸成为了碳纤维调研小组的成员。这是一份软课题,不会出什么科研成果,却是一次机遇,就此改变了王浩静的科技研发思维和技术路线选择。王浩静说:“当时,我立志要把技术与生产接轨起来。”因为,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深入接触、了解国内碳纤维企业生产状况,在完成了一份调研课题报告之余,却让久居研究所的他,深刻地感受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的要求,有着如此多互不接气的地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王浩静当时所在的单位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l976年就建成第一条国内PAN基碳纤维中试生产线,并成功生产出高强I型碳纤维。可此后数十年,我国碳纤维工业却依然还是处于一个漫长的起步阶段,投入很多,可就是做不出真正的产品来。

还是以碳纤维技术为例,王浩静举了一个例子。碳纤维生产的聚合环节,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去实现。可以高温,可以低温。这两者的差异,低温聚合很温和,像熬中药,小火慢炖,效率低却可靠;高温聚合效率非常高,是低温聚合产能的5到10倍,但高温下,传热传质控制不好,就会爆聚。而实现生产上的高温聚合,还得先实现相关传热传质的理论突破,然后是设备突破,最后是工艺突破,面临三道技术难关。而国内50多年的碳纤维技术研发,一直是做低温聚合,就是因为它可靠,却并没想过当落实到企业生产时的要求。“产能很小,价格很高,就是做出精品来,也只是精美的工艺品,实现不了产业化。” 王浩静如是说。

所以,当王浩静调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之后,在面临高性能碳纤维研发要确定技术路线时,他提出来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充分考虑技术的适用性,就是要跟生产接轨。王浩静说,这叫前期布点。所以,他的这个团队,将碳纤维工艺流程分解为33个环节点,分别由33个博士攻关突破的时候,高温聚合是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点之一在布局。而这个选择,在当时国内的碳纤维研发队伍中,他们是唯一的;在目前全国各高校、研究所组建课题组攻关碳纤维研发的团队中,他们仍然是唯一的。 

就是现在,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线上,江苏航科依然是国内走高温聚合技术路线的唯一。王浩静说,企业生产就是要简化、快速、高效、稳定,降低成本,那么在技术研发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实现低成本化、稳定化、高效化,而这又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突破,需要在技术研发的时候就进行布点,就想着跟生产接轨。不仅是高温聚合环节,还有纺丝速度环节。国内企业的水平是纺速达到几十米每分钟,而在航科的生产线上,可以实现几百米每分钟。诸如此类跟产品最终能否做出来没有决定性关系,只是涉及产能与效率的技术攻关与突破,王浩静还布点了很多。落实在实践中,其中一个结果就是在航科的一条生产线上,仅技术监控点就有上千个,奠定了产品生产过程的可控和产品性能稳定的基础和产业化基础。

研发思维的转变和技术路线的不同选择,虽然大量增加了研发的工作量和难度,但在落地产业化的时候却是加速度。王浩静很自豪,2010年2月成立的江苏航科,仅仅两年后,2012年2月即成功产出T800碳纤维,成功解决了我国高性能碳纤维的有无问题,打破了日本、美国对我们国家高性能碳纤维的禁运和技术封锁。2013年5月,航科又成功制备出了T1000碳纤维样品,2015年MJ系列碳纤维再次取得突破,实现了批量制备。王浩静说,航科的产品,已经能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创新一代。与此同时,因为产能与效率,因为工艺稳定性,航科的产品可以跟国内所有碳纤维企业、甚至包括世界第一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日本东丽,比性能,拼成本,打商战。

实现这样的研发思维的转变,并不容易。王浩静感慨,哪怕是今天,在航科已经有成功实践的情况下,在航科内部的研发团队中,让科研人员去实现工艺,有时依然会遇到抵触等困惑。一方面,思维惯性,已经固化到脑子里的东西很难改变,另一方面,工艺突破,对科研人员来说,不能写论文,不能报专利,不能出科研成果,这是现实的考量。王浩静再度感慨,目前科研开发与产业化中间的鸿沟就在这儿——研发人员只管做出来,剩下的不管,但没有前置的技术支撑,产业化又怎么来做。王浩静说,航科现在有两个团队,一个搞科研开发,一个就是搞产业化。而这个产业化团队,是企业培养的,一开始就灌输新式思维。

高精尖技术落地,实现产业化,不仅是需要前置研发时的市场导向和生产接轨布点,在产业化过程中,同样不容易。航科创业之初,仅仅是一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就让王浩静极为头疼。制度有了,文件有了,但有些事情就是推不动,效率低下。说到这里,王浩静特别提出来一个人,来自大股东双良集团的航科常务副总经理李岩宝。无论是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还是质量管理,李岩宝有着20多年一线管理的经验。他来了之后,航科原来管理上一些形而上学、教条的东西,都扭转过来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上的网络图也清晰了,企业马上变了样。王浩静坦言,如果说航科在创业初期有缺陷的话,就是缺这么一个有管理经验的人。现在,王浩静和李岩宝,一个搞技术的,一个搞生产的,还会常常坐在一起谈。不仅是研究工作,王浩静笑称:双向补课。

让高新技术接上地气,这句话很俗,但是很实在。”王浩静如是说。他展望未来,我们中国,在很多领域的科研开发上,在很多类型的企业中,如果在这样的方向上有着这样的把控,都能走到这条路上,工业4.0就是很快的事情,很快能实现……

镇江日报》头版

 

 



    原文来源: 镇江日报   |  发表时间:2016-02-24   |  作者:华翔
    原文链接: http://www.jsw.com.cn/site3/zjrb/html/2016-02/24/content_3028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