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坚决打好人才队伍建设攻坚战 学校党委专题调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08.01.2018  14: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近年来,学校坚持引育并举,积极推进各项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面临着学校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增量工作和实施有效的人才培育支持、激发人才队伍存量活力等问题制约着学校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构建与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格局和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本学期开始,校党委书记朱民带队先后到部分学院专题调研人才工作,听取学院负责人关于人才队伍现状、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的汇报,并与一线教师代表围绕学校进人标准、进人机制、发展支持、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文化氛围等关键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副校长卿凤翎,党委办公室(党委政策研究室)、组织部、人事处、人才办、发展规划处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调研和座谈。

(在机械学院调研)

朱民在调研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把人才作为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把人才队伍视为学校全面实现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的第一战略资源,在行动上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他指出,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总结分析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着高层次人才不足和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的两大瓶颈,但两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单就人才队伍谈队伍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引进和培育两手抓,既做好高质量人才队伍增量工作,也要不断激发人才队伍存量活力,从而加快构建与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格局和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他强调,党代会明确了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核心战略要有核心支撑,也要作为目标责任的核心内容和绩效考核的核心指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凝聚共识、狠抓落实,聚焦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在纺织学院调研)

朱民对相关学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好人才引育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不同学院、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进人的需求、用人的模式、育人的环境也有差异,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按照“放管服”改革精神,试点推进扩大学院进人用人自主权;要立足学科建设需要,围绕学校的战略布局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围绕“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和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制定人才引育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提升人才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要建立健全校院两级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增强学院和相关职能部处做好人才引育各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主权;要加强人才发展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岗位设置和人事分配等制度,充分激发队伍整体活力。

(在材料学院调研)

朱民强调,要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发展原则,以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建设为重点,实施更积极的进人政策,提供更有效的人才培育支持,统筹做好人才队伍增量和存量工作,促进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技能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他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进人渠道、进人方式和引进人才的决策机制,不断改进“大评委”进人机制,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多元的进人用人渠道方式,在保证进人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进人效率;要做好引进人才的团队建设、环境融入和学术支撑工作,围绕人才合理配置研究生招生指标、科研经费、办公实验用房等核心资源,特别向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倾斜,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要以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学者”以及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为导向,抢抓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并通过加大对青年学术骨干的培育支持力度,实质性帮助解决青年人才在事业起步阶段面临的生活和工作难题,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成才。

本次系列调研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任务部署,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党委将在充分调研学校人才工作现状、吸取广大教师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制约,为学校向更高水平迈进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