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扮医疗人员推销保健品 阿婆险中招损失12万
原标题:团伙扮医疗人员推销保健品 一阿婆险中招损失12万
保健品这东西,对身体健康究竟有用没用,并没有像药品一样严格的实验和论证,有人说,爱信不信,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
可如果大家都是爱信不信,这东西怎么卖出去呢?于是各种花头就来了,而且专门针对老年人,盯住了老人口袋里那点养老钱。
常用的手段,会议营销,或者叫讲座营销,办个健康讲座,社区里发动成百上千的老人参加。会上各种忽悠、各种洗脑,叫爹叫妈,连哭带下跪,归根到底,就是要你掏钱。
这种营销方式还有许多变种,比如组织老人旅游、吃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种所谓的营销方式已经出现了十几年了,过去骗点钱也就几百、几千,现在动辄上万,甚至十几万、几十万。
最近在浦东,就有一伙人,假扮成专业的医疗保健人员,专门组织退休老人办讲座,推销保健品。结果,一位陈阿婆,差点中招,骗子开出的保健品价格,12万。
今年8月13日,85岁的陈阿婆接到了一个电话,声称针对社区老人举办健康养生讲座,邀请陈阿婆去听课。由于地方就在家附近,又完全是免费的,陈阿婆就和几个邻居一起去了。
陈阿婆说:有个盆,药放进去,还有个盆鱼要死了,药放进去就活起来了。
据陈阿婆说,现场像她这样的老人有3、400个。而在一场"死鱼复生"的把戏结束之后,便有人出来公布药品的价格:12万。
陈阿婆:一共12万6千元。我说没那么多钱,我不要那么多。
陈阿婆的儿子杨先生说:我母亲她说下课上厕所,看到走廊有个人拿凳子坐着。有点像门卫一样,他是一言不发,脸色铁青。我妈就觉得有点问题,所以第三次开会以后我妈就没去。
陈阿婆和老伴毕竟都是85岁以上老人了,经不住骗子反复诱惑,最后陈阿婆还是心动了,骗子说可以先付5万元,阿婆决定去银行取钱,尝试一下。
陈阿婆来到浦发银行柜台,要求支取现金,银行网点柜员见老人提取的是一张还未到期的存单,而且金额较大,于是反复询问老人具体用途。
浦发银行杨浦支行工作人员李楠说:“当时可能陪她一起来的人提示过,教过她。所以她当时回的蛮快的,说家里要买家具,就帮她取出来。”
但当陈阿婆取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有一个外地男子立即迎了上去,而且神色紧张。
浦发银行杨浦支行工作人员李楠:“然后男的态度也比较恶劣一点,很强势的感觉,我觉得有点问题,就和主管说了下大概情况。”
浦发银行杨浦支行当班主管胡蓓蓓说:“我就问陈阿姨,你取那么多钱派什么用?我们也问男子,这个店开在哪里,经营什么项目,他都答不上来。我就说你要不先回营业厅坐一会儿,我们和你家里子女联系一下。”
没多久,老人的家人及时赶到,听了银行工作人员和家人的分析,陈阿婆才知道自己确实上当,所幸及时堵截,才避免了财产损失。
这位陈阿婆算是幸运的,最起码钱是保住了。但在大多情况下,很多老人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花了冤枉钱,有些更是被这些保健品,把原本好好的身体都搞坏了。
类似的案例不少。远的不说,就在今年7月,75岁的李女士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公益旅游活动。第二天,组织方就为老人们安排了养生课。
课上,老人们还接受了所谓名医们的体检,结果显示几位老人的心脏不太好,随后名医就借机以每盒近7000元的价格,向老人推销一种叫"康安甘泰"的泡腾片,说里面含有比黄金还贵的水蛭素。
当时李阿姨也买了几盒,可是回家一吃,发现这药的味道和普通维C没啥区别,就是甜甜酸酸的。李阿姨隐约感觉到自己上当了,于是便报了警。结果,警方根据李阿姨提供的线索,破获了一个组织庞大、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
所谓会议营销,在保健品这个领域,基本上已经沦为诈骗手段,骗子们的口中,这些保健品效果神奇、价格死贵,老年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地掏钱,也是因为骗子们抓住了老人渴求健康的心理。
理智地来看,各种老年慢性病,谁都知道不可能存在什么特效药,但是你能说,这就是老人自己的认识问题吗?
还有人说,子女对老人关心不够,照顾不周,老人当然就容易受骗,可是这种变相诈骗也应该由子女来防范吗?
以往的案例,也的确有执法部门介入,可是往往管不了,只要不是三无产品,他卖东西并不犯法啊,至于欺诈宣传,执法部门说,拿不到证据,执法成本太高了。
的确,不要说执法人员,随便一个年轻人靠近会场,这些骗子都会格外警惕,想抓现行确实不容易。
可是话说回来,十几年了,多少老人被骗走了养老钱,多少子女在和骗子争夺老人的战争中心力交瘁?消除这个毒瘤,还要遥遥无期地等待下去吗?
总而言之,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从消费者自身的角度来讲,也得擦亮眼睛,得掌握一些科学常识。
但是无论如何,当保健品的会议营销已经异化,总体上已经不在有效掌控之下,对于这种模式何去何从?是该要给出一个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