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激增引爆一线城市大城市病 承载力逼近极限
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公共服务不足……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到,近些年北上广几个特大城市持续快速发展,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压力。尽管各地都明确了人口控制政策、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受经济增长压力、管理体制不顺、功能疏解难度大等因素,实现控制人口规模的目标面临诸多难题。
北上广等大城市承载力逼近极限
庞大的人口规模,让大城市像一个气喘吁吁的“肥胖症”患者,“负债累累”导致难以正常行走。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凸显,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
数据显示,北京市机动车已超过500万辆,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超过200万辆,车辆的增加加剧了交通拥堵。在北京,全市目前年用水量缺口近三分之二,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从外省调水“解渴”。暑期北京城区日供水量逐渐上升,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预测,今夏城区日供水量将达到310万立方米至315万立方米,接近318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极限。
在广州,去年不少生源密集地小学学位紧张、“僧多粥少”,其主要原因是当年出生的流动人口增幅超过20%。由于人口多,广州一天要处理1.4万吨垃圾,主城区要处理9700多吨垃圾,1天要处理污水465万吨。
庞大的人口规模,让大城市像一个气喘吁吁的“肥胖症”患者,“负债累累”导致难以正常行走。为了控制人口规模,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积分”进城,规范外来人口落户。早在2010年,广东便实施流动人口办居住证及积分入户制,截至今年7月底,已发放4872万张居住证,涵盖公交、小额消费、金融等多种功能。上海于2013年6月印发《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
———功能疏解。一是在郊区建设城市“副中心”,二是将部分产业迁移至周边省市。在北京,大红门服装市场已经确定外迁河北白沟,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一期将于9月底试营业。广州积极建设城市副中心,促进人口逐步向两个新城区和三个副中心集聚。如今老城区周边的新区都已覆盖地铁公交,完善与毗邻城市的交通接驳,医院、学校也在配套完善中。
———规范社会管理。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在推进打击黑车、拆除违建、打击群租等工作,在提升社会治安的同时,也增加了无固定工作、无合理居所的外来人口的生活成本,对控制外来人口也起到一定作用。
北上广每年增加一个中小城市人口量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有专家表示,北京目前常住人口已是1986年的两倍多,相当于“26年长出一个北京城”。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人口在300万至500万之间的为大城市,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算是特大城市。截至2010年,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中国城市达到10个,1000万以上的城市有6个。记者了解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
近十多年来,北京的常住人口以每年近6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近两三年增速略有所放缓。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较2012年增加45.5万人,增长2.2%。有专家表示,北京目前常住人口已是1986年的两倍多,相当于“26年长出一个北京城”。
其中,外来人口是新增常住人口的主力。2013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802.7万人,占比38%,同比增长3.7%,新增外来人口占当年新增常住人口的63.5%。“十二五”的前三年,全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长98万人,年均增长4.4%,占全市新增常住人口的64.1%。
记者从上海社会科学院了解到,1993年到2012年,上海常住人口从1381万增加到2380万,平均每年新增52.6万,年均增长2.9%。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突破2400万大关,达到2415.15万人,比上年增加34.72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90.01万人,占比41%,较上年增加29.77万人。
在广州,情况也不容乐观。2013年末,常住人口1292.6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32.31万人。这比2012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1260万人增长了约32万人,从2000年到2012年间,广州常住人口每年增长达43万。
据预测,如不采取有效调控措施,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将超过《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全市常住人口总量2650万的人口规划目标,2030年将达3000万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