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抓食品药品安全 问题食药可查来源去向
日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围绕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区域联动、食品领域全产业链追溯、药品生产监管、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保障供应”等签署一揽子协作协议。根据协议,今后一旦在京津冀区域内出现问题食品、药品,可追查其来源、去向。
为了在京津冀地区构筑共同的食品药品安全防线,协议明确“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联动协作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为三地食品药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负责把握总体战略规划和布局;协议从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共享互通、快速联动反应和大案协查协办等方面规划了三地食品药品联动协作总纲。
《京津冀食品领域全产业链追溯模式示范工作合作协议》、《京津冀药品生产监管工作合作协议》从食品监管、药品监管两个维度细化合作事宜。在食品领域,着重从三地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贮存运输、餐饮服务等食品全产业链环节督促生产经营者采集记录各环节食品安全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未来,一旦京津冀区域内出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三地可协同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在药品领域,聚焦药品生产监管领域的区域合作、协查联动和信息共享,着眼于提高区域药品安全总体水平。
北京丰台区食品市场科科长刘剑峰介绍,日常工作中,他们采取了向进入市场内的商户索取产地证明、检测报告以及要求提供销售凭证等措施。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立以后,最主要的就是京津冀通过反映出来的食品安全隐患,获得产地来源的情况,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减少危害扩散,安全到达百姓餐桌。
《京津冀市场流通环节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供应合作协议》由北京市8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天津市、河北省7家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共同签署。由此,京津冀地区落实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迈出重要一步。
马上就访
食品有“身份证”将享快速入市
目前,北京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达26万余家,85%以上的食品和90%的药品来自其它省市供应,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据介绍,京津冀将协作谋划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销地准入和产销衔接机制。即京津冀将统一农产品的产地种植养殖、屠宰加工等规范要求和准出凭证,相互鼓励优质食用农产品入市销售,为能提供产地证明和检测报告等“身份证”的农产品等开辟快速入市通道,降低入市成本。
同时,还将统一食用农产品销地准入查验内容,三地相互鼓励较大规模的大型连锁商场超市、食品批发市场等与优质食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立“农超对接”、“场厂挂钩”等产销直挂机制,实现优先采购和经营协作。
互派检查员突击检查问题企业
对于以往京津冀区域食品药品监管常遇到监管规范不统一的问题,今后三地将逐步统一食品药品监管规范,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三地在食品新型业态的许可审评,药品、医疗器械注册、许可、检验及监管规范逐步趋于一致,共同研究出台食品药品监督检查细则,统一牛羊肉屠宰加工企业和水产品养殖基地规范要求。
同时,未来三地将共享检查员队伍,对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等重点品种、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检查;三地互派专家、检查员,对高风险、抽检不合格或存在其他问题的食品药品企业开展不预先通知的突击检查、跟踪检查及认证检查。此外,今后,京津冀还将逐步实现食品药品检测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测。
婴儿奶粉可追至原料供应环节
此外,京津冀还将搭建更便捷的信息互通机制,建立覆盖全环节的追溯体系,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三地将统筹研判区域食品产业发展形势,优先聚焦畜禽肉、婴幼儿配方食品及乳制品等产业流程长、社会关注度高的产品,将追溯链条延伸至食品原料供应环节。
三地将逐步统一实现农产品全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产品全程通查通识,在重点种植养殖基地、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建立追溯体系。三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将定期通报食品药品检测结果和产品下架退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等风险管理信息,实现区域性监管信息和数据共享。
食药企业一地失信将三地受惩
今后,京津冀还将在食品药品案件协查协办、突发事件处置方面实现联动。三地建立食品药品大案要案协查合作机制,必要时成立案件协查小组,在案件线索、调查取证、检验检测等方面互相配合支持,对跨区域违法犯罪行为追根溯源,问题产品协同召回处置,三地共同建立食品药品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联合信用惩戒制度。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为检验京津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协同联动处置能力,今年第四季度,三地将以“食品原料受到污染导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题,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强化跨区域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协作配合,达到共同提升快速处置能力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