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必然塑造新的市场结构

07.11.2016  14:32

  产业融合的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作为新型的产业革命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并将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扩散,一些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业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融合。它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发展中的产业融合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传统的零售业、批发业与信息产业一结合就出现了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旅游业与农业一对接就产生了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金融业与航运业一联动就引伸出了航运金融业。产业融合不仅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创新,而且也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产业融合最初主要是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引起的,但目前正如一股浪潮扩展到了其他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冲击并变更着传统的产业结构,成为提升产业效率与区域竞争力的新兴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提速,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加快,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融合使得传统产业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公共政策面临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为了顺应这一新趋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应对战略策略,促进和引导产业融合发展。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产业融合催生的新兴业态日益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
 
  产业融合趋势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许多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中都出现了产业融合和融合发展的表述。比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我国各地也纷纷把产业融合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选择。
 
  产业融合的三种基本形式
 
  融合型产业不是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列的产业门类,而是与它们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的产业。现代产业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形成的新产业。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三网融合;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化、电子商务、网络型金融机构等。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不断渗透,成为提升和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加速了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主要体现在:促进传统产业的高附加值化,促进传统产业推出新品种和新的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装备现代化。如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诸如机械电子、航空电子、机械仿生、生物电子等新型产业。还如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商业、运输业渗透而产生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等新型产业;高新技术向汽车制造业的渗透将产生光机电一体化的新产业等等。
 
  二是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如现代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工业中服务比例上升、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
 
  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通过重组型融合而产生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是不同于原有产品或服务的新型产品或服务。例如,第一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子产业之间,可以生物技术融合为基础,通过生物链重新整合,形成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重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重组融合,如模糊智能洗衣机、绿色家电的出现就是重组融合的重要成果。
 
  产业融合的功能特点
 
  产业融合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是多方面的,不仅从微观上改变了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而且从宏观上改变了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
 
  (一) 产业融合可以有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新兴业态,推动建立现代新型产业体系
 
  第一,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新产品、新服务取代了某些传统产品或服务,造成这些产业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同时,新产品、新服务更新换代也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转而又带动了需求结构升级。第二,由于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使得某些产业容易改变结构布局,敏捷地从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第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革命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最大标志是,信息产业及其与传统产业间的融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群。第四,产业结构的优化即高级化、合理化,以及产业融合发展出的新兴产业,必然促成新型产业体系。
 
  (二) 产业融合促使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动中趋于合理化,从而大幅提高产业整体效率
 
  现有的市场结构理论认为,有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向结合在一起,会造成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而在产业融合以后,市场结构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在这种产业融合中发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塑造了新的市场结构。
 
  此外,产业融合带来的以上变化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的机会,大大促进了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等。新市场活动还反映了价值链的一个实质性变化,从简单的信息传输变成为内容的生产和包装,或提供在线服务和交易。自由化和竞争使得信息服务的传输和发送已成为日常用品,并且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容量的商业活动,从而改变着当前的市场结构。
 
  总之,产业融合使市场从垄断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塑造了新的市场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等,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率。
 
  (三) 产业融合不仅导致企业组织之间产权结构的重大调整,而且引发了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的创新
 
  产业融合对市场行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调整策略上。企业购并开始从纵向购并向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演变。在交易成本的作用下,企业组织结构开始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横向一体化注重与外部组织的合作与共存,与外界的交易是非纯粹的市场交易。它是企业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充分利用以便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抓住最核心的东西,进行更大范围的业务整合,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一种等级分明、层次繁多复杂,容易滋生官僚主义的金字塔型结构,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现代信息经济社会。现代经济,虚拟企业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的主流模式之一。虚拟企业是基于产业融合催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形态,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产业融合拓展的重要微观组织基础。
 
  虚拟企业是运用互联网技术,联合多个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实现资源动态整合,共同创造某项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是一种网络式的价值创造共同体。虚拟企业打破了传统企业的纵向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横向管理。虚拟企业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加快了资源整合速度,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响应市场能力,新技术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综合性需求。
 
  产业融合后,现行的产业管制政策由于不同产业间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复杂化而逐渐失去原有的效力,产业组织政策将从严格的市场准入向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