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试点声纳技术抓拍违法鸣号 平均每小时查处3.5起
27.09.2016 10:40
本文来源: 新浪上海
本报讯 (记者 史耀可)今年9月21日起,本市交警部门在华山路延安路路口试点安装利用声纳技术抓拍违法鸣号的电子警察,平均每小时查处3.5起。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该路口查违章鸣号的电子警察已经同显示屏连接,3秒内即可将违章车辆的号牌显示在电子屏上。
据市交警总队技术处负责人介绍,此次试点的声纳技术可以对监控区域发生的鸣笛车辆进行实时探测与高精度定位,在抓拍到违法鸣号后,会从现场截取6张照片,包括鸣笛车辆整体“波纹”的全景照,该车车牌特写图等,这些照片被传送到技术后台,以供在数据库中找寻到涉嫌违法鸣号的车辆,提供辅助证据。据悉,自9月21日0时至23日10时,该设备已抓拍到机动车违法鸣号204起,平均每小时3.5起。
除了声纳技术以外,本市还在静安区试点使用“移动抓拍球”,对路口单一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据静安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移动抓拍球”可随意粘贴安装在路口高处的金属物体上,并可实现360度无死角抓拍。目前已在天目路、恒丰路、铁路上海站周边等车流密集地区投入使用,数量共计8个,对违法行为的有效识别率达到90%,日均8小时抓拍量100余起。
本文来源: 新浪上海
27.09.2016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