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交警试点可视化记录仪 锁定"稍纵即逝"的证据

20.11.2014  07:15

  东方网11月2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125度广角、1080P高清拍摄,即便在夜间照明条件不佳的情况下,红外线也可清楚拍摄到5米以外人员的脸部,或者10米外的清晰轮廓。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申城正在交警部门试点可视化新型警用执法记录仪,其犹如执法时的“第三只眼睛”,即便是稍纵即逝的一些行为也可以被全程记录,锁定证据。

   执法多了“第三只眼

  前不久,宝山交警一中队民警沈筱雷在真华路行知路附近给一辆违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的车辆贴了抄报单。刚贴完,司机和朋友就出现了,一边称“马上就走”,一边要求收回单子。“你算什么东西呀你……”沟通过程中,他们甚至开始推搡、辱骂起了民警。

  “停下来,熄火,本次执法全程录音摄像。”民警按照规定予以告知。然而,面对一再警告,对方置之不理,甚至依旧动手推搡。最终,民警使用了辣椒水将其制服。与此同时,现场情况都被民警当时佩戴在肩章处的可视化记录仪全程摄录下来。根据这些证据,两名犯罪嫌疑人因妨碍公务罪被刑事拘留。

  可以说,这些记录仪就像“第三只眼睛”,有效固定了违法证据,增强了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宝山交警支队一中队中队长顾伟告诉记者,曾经在执法过程中遭到“围攻”,明明是违法者,反而会高喊“民警打人啦”,如果当时只是使用录音笔,就会很被动。现在有了清晰的录像,一切一目了然。

   锁定“稍纵即逝”的证据

  昨天,记者看到了这个记录仪。其外形就像一个小型照相机,民警执法时将其佩戴在肩章处。因为稳定性好,125度广角能让拍摄的视角和清晰度更佳,加之采用高清和红外线摄像方式,白天和夜间都能清晰、准确记录。即便在路灯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红外也会自动开启,夜间5米外的人脸能看清,10米外可看清轮廓。同时,可在不额外充电的情况下持续录拍11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可视化记录仪对抓拍各种“稍纵即逝”的证据很有效。据悉,仅宝山地区,每年就有近60万起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其中不乏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实线变道等。

  前天14时22分,沪太路汶水路口,一男子边打电话边开车,在路口准备掉头时,被一中队指导员王刚全程摄录。由于其违法行为被全程录音摄像,于是,处罚过程非常顺利,违法者当场予以认可。

   为民警建执法档案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试点的基层单位,宝山交警在佩戴执法记录仪开展一线执法以来,发生侵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案件下降了25%,先后处理了各类暴力抗法违法嫌疑人员32名。“有时,民警在执法时也会存在一定瑕疵或是不规范,通过佩戴执法仪,也提高了他们的执勤规范程度。”宝山交警支队政委蔡伟萍说。

  执法过程拍摄完毕后,交警会上传视频,拍摄录像将被自动保存3个月,可以随时调阅。同时,为了能更好保留这些“阳光执法”的举措,相关部门还为每一位民警都建立了一个执法档案,每一起执法行为都可通过视频影像进行固定。通过中队、支队两级审核监督体系,实现对警务活动的全程“回溯式”管理,便于民警自我监督、市民投诉回查,以及内部案例点评,从而促进执法更规范,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