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警严查世界杯期间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整治赛事直播结束后散场时段

21.07.2014  22:02

        巴西世界杯足球赛鏖战正酣。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在此期间开展酒后驾驶集中整治,严查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上海公安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管理措施。 
        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对酒驾、疲劳驾驶存在认识误区:一些人觉得饮酒后只要睡一觉就没事,还有些的则认为自己“熬一熬”应该没关系。交警部门表示,酒驾有法定标准,半夜饮酒易引起宿醉,仍属酒后驾车。一些近期疲劳驾驶的市民也“现身说法”,体验之后才知疲劳驾驶的情况极度危险。
        世界杯揭幕当晚查酒驾20余起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33580起。其中,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225起,死亡91人,受伤247人。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6月13日凌晨本市展开酒后驾驶专项整治行动,当天即查获酒后驾驶行为20余起。
        当天凌晨,交警在延安高架华山路下匝道设卡盘查时,一辆银色小面包车缓缓驶向匝道口,在距地面不到20米时,驾驶员竟猛踩刹车,随后准备倒车逆行再上高架。交警发现异常,立即追赶堵住去路。一查之下发现,25岁的司机周某果然喝了酒。静安交警介绍,当天凌晨他们先后抓获酒后驾车司机11人,比平日有明显上升。
        记者了解到,被查获的酒驾司机大多是年轻人,他们中不少是和朋友在酒吧里喝酒看球后驾车回家。据一些被抓获的酒驾司机称,他们原以为结束时已近天亮,交警不可能查得那么紧。事实上,为严查世界杯期间交通违法行为,一些交警支队已调整勤务模式。据悉,上海交警部门将根据世界杯赛程,把直播结束后的散场时段作为整治重点时段;同时还将加强上班高峰时间对驾驶员的临检工作。
        一边看比赛、一边喝啤酒,是不少球迷的“最佳观赛”模式,但这样的情况很可能导致酒驾。自认“守法”的梁先生告诉记者,最精彩的比赛大多集中在凌晨3时,他喜欢一边看球一边喝酒,“提神又爽快”。比赛之后,他一定会睡上3至4小时再开车。
        补一觉再开车,是不是就不算酒驾?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酒驾与否的界定标准在于驾车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而不在于是否睡过觉。据了解,人体内酒精含量与每个人的体质、饮酒量和休息时间等都有关系,无法确定休息多长时间就不属于酒驾。
        连夜看球后开车险撞马路护栏
        与有明确衡量标准的酒后驾驶相比,疲劳驾驶则更为隐蔽。
        “我以前一直觉得熬夜再开车问题不会太大,这次可算吃苦头了。”上周末,林先生熬夜看球后驾车回家,因极度困倦险些酿成车祸。6月14日凌晨,林先生驾车前往朋友家中通宵看球,直至第二天上午才驾车回家。
        “以前有过熬夜加班的经验,以为自己还控制得住。”林先生告诉记者,上车前只觉得脑子沉重,但意识“非常清醒”。然而上路后不久,他听到背后一阵鸣号声,才惊觉自己险些撞到了旁边护栏,“我眼睛是睁着的,但脑子是空的,根本没看前面的路。”再次尝试集中精神失败后,林先生将车拐进旁边小区停放,随后让家人到场驾车将他带回:“有了这次经历,今后肯定不敢这样开车了!
        尽管疲劳驾驶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但如何认定疲劳驾驶缺少可操作的标准。一般认为,每天驾车时间总和不宜超过8小时,否则就算疲劳驾驶。但引发疲劳驾驶的原因还跟休息不充足、身体状况等因素相关;与酒驾相比,疲劳驾驶显然难以用仪器进行科学测定。
        事实上,熬夜看球对人体的损耗极大。据报道,今年中国球迷熬夜看世界杯已连续引发悲剧:大连51岁老球员李明强观看西荷大战时心脏病突发去世;此后,苏州一名25岁男青年看直播时猝死。业内人士提醒,一旦出现头重、频频点头,视觉模糊、眼睛发红发干、频繁眨眼或者眼睛时开时闭,哈欠连天却无法控制等状况时,已不适宜再驾车,必须休息。
        上海交警提醒广大球迷驾驶员,尽量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同时,从事公交、出租、长途客运的专业运输单位驾驶员,需合理安排休息和观赛时间,不能勉强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