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链金融研究院揭牌成立
11月18日,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链金融研究院在上海财经大学揭牌成立,"首届泛长三角产业链金融发展论坛"同日举办。论坛汇聚了学术界、金融界和企业界的专家的智慧,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进行思想碰撞,共同交流中国产业链金融发展的现实问题与理论进展,谋划推动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之道。
活动伊始,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蒋传海教授致辞。蒋校长在致辞中提到,在全球经济下行、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下,经济增长正经受着一系列问题的挑战,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金融体系潜在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尤其突出。怎样用好的金融制度创新与产品创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如何进一步实现转型,如何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成为了摆在所有金融机构面前的重大命题。在此背景下,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联合江苏银行、中科院计算所太仓分所以及江苏众达供应链科技公司一起成立交易银行与产业链金融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贸经济编辑部共同举办此次论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党委副书记季明先生致辞。季明先生表示非常高兴来到上海财经大学参加泛长三角交易银行即产业链金融研究院的成立大会。成立研究院既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实体经济的务实之举,也是四方联动产学融跨界协同的创新之举。长三角是中国实体经济最发达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指出将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今天我们发起成立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链金融研究院,整合了产学融三方在产品研发、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资金供给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推广运用交易银行的产品,为客户交易全流程提供具有针对性、立体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推动产业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深度融合的一次有力探索。
接下来是"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链金融研究院"成立的揭牌仪式。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蒋传海教授、江苏银行行长季明先生、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柳永明教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吕忠先生、江苏众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亚明先生以及中科院计算所太仓分所研究员朱登明先生共同出席了揭牌仪式。"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链金融研究院"由江苏银行、中科院计算所太仓分所、江苏众达供应链科技公司以及上海财经大学联合成立,旨在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路径和方法。作为产业链金融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平台,成立后研究院将发挥整合各方在金融理论研究、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科技研发上的优势,致力于通过运用产业链金融的科学理论、技术手段和金融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现实问题,将学术研究、科学技术转化为有效生产力,成为中国产业链金融服务研发的领军者,为中国产业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
揭牌仪式后举行的是江苏众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签约仪式,江苏众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亚明先生和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柳永明教授共同参加了捐赠签约仪式。仪式后,由柳亚明先生作致辞。柳董事长指出在当前全球范围内资源重新整合的趋势和发展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发展时期,新时代下中国新经济要求出现新金融,在此背景下联合上海财经大学,江苏银行,中科院计算研究所共同成立泛长三角教育银行及产业链金融研究院,为中国产业建设搭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研究院将抓住世界产业链重新分工布局的大的背景,助力中国企业的发展,尤其聚焦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之后,柳懂事长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园区供应链的一些研究。
此外,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链金融研究院还与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南京医药、溧水开发区、辽东湾开发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协鑫控股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交易银行与产业链金融的服务模式符合企业的现实需求,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也标志着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将很快能够落地实施,发挥出切实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研究院服务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初心。
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黄健春先生为研究院的成立致辞。黄先生首先表示非常荣幸能受邀参加泛长三角交易银行暨产业金融研究院的揭幕仪式。黄先生认为,随着国家推动金融服务实业政策相继出台,也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客户需求的进一步深化,有很多机构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做着研究探讨和实践,但是这些尝试都是比较分散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形成相应的集聚效应,没有进行更加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使用,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效应。今天研究院的成立也是得益于多方的努力,上海工业投资集团作为一个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的载体,研究院的成立可以帮助解决一些运作过程出现的难点与问题,同时也可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中央关注的脱虚向实等问题。
论坛环节,首先进行主题演讲的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原司长盛松成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从当前我国金融运行看供应链金融发展》。盛教授首先从金融经济数据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中国金融运行情况,主要数据指标是M2与社会融资规模,M2反映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和购买力,社会融资规模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09年时候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广义货币供给M2曾达到最高点,2009年全年M2增速达到27.7%,M2增速大幅下降出现在2017年,2018年10月M2的同比增速只有10%,是历史地点。社会融资规模是从今年开始下降的,近两年随着金融业监管增强,整个金融业的资金链都有所减少,整个社会资金比较紧的。资金量的减少也反映了金融去杠杆的进程,金融去杠杆具体表现在减少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流转与表外资产表内化两方面。对于监管者来说去杠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速度和方法都需要控制。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大企业为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100年前美国有供应链金融,随着金融体系的完善,近几十年逐渐式微。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所以现阶段供应链金融大有可为。具体来说中国一开始就是以企业为核心,通过贯穿企业上下游做到风险可控。同时我国社会以间接融资为主所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十分突出,并且现阶段正好处在一个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时候,这三点为供应链金融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位进行主题演讲的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教授,演讲的主题是《债务违约与民营企业融资》。何教授首先对2018年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回顾,中美贸易摩擦反映了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不会放弃,这也同时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国内外预测机构都下调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可以看出情况十分严峻。再有就是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具体原因是由于在经济下行过程中确实不少民营企业的资金面出现了问题,不少中小企业求助国有企业帮助,所以有了一些“国进民退”的言论,另外一些原因是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出现了信用违约的情况,违约数量与金额都在不断增加。同时金融行业严监管更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面临更大的困难。对于债务违约的问题,中央银行与保监会都在通过窗口指导来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投放,债券市场方面也在放宽战略市场评级的限定,便于民营企业能够更多的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何教授认为要对融资难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准确判断与全面把握,如果过于强调某个方面的影响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如今的表现就是我们有点过于突出金融机构的问题了。最后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有创新意识,同时需要做到合理合法。
随后,江苏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史初江分享了题为《交易银行助力区域性银行弯道超车》的主题演讲。史经理从银行业现状出发,表示现阶段银行面临内忧外患,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银行面临严重挑战,资产化与负债化并存使得银行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随后史经理认为交易银行是银行走出困境的利器,所谓交易银行指的是企业的交易何银行金融融资行为的无缝对接,这种理念与供应链金融也是一致的。如今交易银行目前成为了很多银行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同时作为区域性银行如何与大行抗衡做到弯道超车,依靠的是区域银行能更加注重区域特色,对一些行业与产业做深做透。最后史经理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各方优势互补,增进探讨,共同为弯道超车的目标努力。
最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曹啸教授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同于现有的一些看法,曹教授认为资管新规并不能够解决当下中国机制当中存在的金融脱实向虚系统性风险比较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不解决经营体系根本结构性、制度性的条件下,资管新规反而会导致进一步地弱化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中美问题形式类似,但是本质却不同,背景也不一样。中国金融体系与美国不同,中国是银行主导信用,银行的背后是政府信用。这种背景下来讲中国银行的资金,背后当然是家庭的偏好,也很强的动机是资金流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通过这样的投资来取得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这是我们中国的金融体系出现脱实向虚根本的原因。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部分是由于信用问题,民营企业信用上有天然劣势,另一方面在市场中产生的信用无法传递到民营与中小企业。资管新规这种一刀切的方式阻碍了金融创新,使得银行的功能受到约束。在此背景下,曹教授认为金融机构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利用创新来满足家庭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能用好的创新满足家庭与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就会得到监管当局的支持并且在市场中可以取得领先优势。当下产业链金融是很好的创新方向,用一些科技手段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大有可为。
(供稿:江亚婷 供图:段海娇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