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交大鉴法国模式育中国卓越工程师

08.05.2015  03:28

人们常用的手机计步器软件是否精确?5月6日,在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巴黎高科学院”)举办的一堂公开课上,大三学生陈钦开和他的团队展示了一场融合物理建模、数学计算和软件编程的跨学科实验,惊艳了现场四位答辩老师。    

从手机计步器引发的思维风暴

在实验展示中,基于计步器的功能是由手机中的传感器来实现的工作原理,学生们首先在手机上安装一个能够获取传感器数据的软件,把这个手机固定在单摆上,随后将手机传感器获取的单摆运动图像与专业数据采集卡获取的图像通过编程软件进行比对。他们发现,手机传感器软件的数据在精确度上存在一定差距。  

操着一口流利的法语、从容应对专业课老师的提问……实验展示后,进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法语的陈钦开和他的队友面对物理、数学、计算机、法语专业的四位老师进行法语答辩,答辩老师从不同专业角度评价实验过程和成果,物理老师评价模型建立是否正确,数学老师评价计算方法是否准确,计算机老师评价编程软件运用是否熟练,法语老师评价法语表达是否流利,再综合评价团队合作能力等。  

据悉,这是所有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学生都要进行的跨学科综合实验项目。除了公开课上展示的手机计步器实验外,风筝的受力分析、投篮命中影响因素的计算、气球漏气后的运动轨迹……都是学生们自主设计的选题,随后通过运用物理建模、数学计算,软件编程等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实验分析。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从而探究下去。”据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副院长李萍介绍,这样的综合实验项目来源于法国工程师教育中数理大平台、整合科学教学理念,考验的是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法语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强化同学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交大巴黎高科学院引进了法国工程师预科教育阶段的大平台教学制度,即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分专业、强调建立扎实的数理基础。所有同学除了思想政治、人文语言类等课程外,只上两门大课:数学及综合理科,一门大课由同一位教师或一个教学团队教授来连贯地完成所有教学。  

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和陈钦开一样,几乎所有学生刚入学时法语都是零起点。法语课程设置上,在经过第一学期的强化训练后,学生课表上每周会有8至10节法语课,为在第四年接受全法语授课打下语言基础。  

基于“边学边做边教”的理念,学院同时引进了法式教育中的“实验讲习课”,由教师先讲解某个知识点,接着学生便一边着手实验,一边思考其理论运用,如有不明确的难点,及时和教师交流,以实践、实验和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提出创新思路,从而从本质上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切合实际应用。  

据了解,学院当前共有三届200多名学生在读,每个班级仅20人左右,使得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十分熟悉,根据不同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足的教学资源以及优良的教育环境。目前,学院内外籍教师超过50%,由法国教育部推荐的资深法籍教师领衔,80%工程师阶段的课程由巴黎高科集团选派经验丰富的教授来学院授课,其中不乏诺奖得主。  

另外,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企业俱乐部”。学院不仅与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还建立了会员制的企业俱乐部,使企业俱乐部成员能够直接参与到学院的发展规划、重要的教学与科研项目和学生的职业规划中。  

目前该企业俱乐部创始成员有赛峰集团(Safran Group)和法雷奥集团中国总部(Valeo China),成员有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和Ardian投资公司。依托企业俱乐部和学院其它合作伙伴,学院为学生提供至少三次共计10个月的企业实习,此外,工程师文化课、企业参观考察、企业开放日、科创中心、讲座、论坛、创新竞赛等一系列项目与活动,也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前适应社会氛围。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05.07    

原文: 上海交大鉴法国模式育中国卓越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