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交大研发葡萄种植技术克服葡萄“水土不服”瓶颈

30.07.2014  17:47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牵手上海农科院、湖南农大等南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葡萄科学研究团队,历经数年研究,终于攻克南方葡萄种植瓶颈,让葡萄克服了“水土不服”的难题。

葡萄喜干燥,故中国自古就有葡萄栽培“南不过长江”的定论,上海等江南省区1980 年代就开始引种抗病性强的巨峰系葡萄,但在多雨、少日照和高地下水位条件下,病害重、喷药多、农残高、品质差、优质果产量低,葡萄栽培困难重重。

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王世平教授告诉记者,南方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葡萄在南方生长,容易出现“病害多、病害重、可种品种少”症状。从栽培技术上看,南方葡萄沿用北方的树形,树形陈旧、光能利用率低,叶幕覆盖度低、光能截获率低,加之南方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粗放、可控性差,大肥大水管理,缺少精确调控肥水供给技术指标。长期以来,南方市场上售卖的优质葡萄,仍然主要靠北方等地区的运送,价格居高不下。

为此,王世平教授课题组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242个,筛选、认定适栽新品种33个,其中自主杂交选育8个,目前市场上能看到多种不同颜色和风味的葡萄品种,颜色从绿到紫,从浅到深都有。

王世平课题组的新成果还克服了南方地下水位高、土壤粘重的缺陷。王世平教授介绍,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建立了中国第一套葡萄数量化的、精确可控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占地少(占葡萄园面积的15-25%,“占天不占地”)、投产快、品质高、调控便利、管理省力、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被认为“是近年果树领域一项突破传统栽培理论、有重大发展意义的前瞻性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果树栽培发展的一个新领域”。

在这些技术成果的支撑下,研究队伍通过集成示范,将优良葡萄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在南方大面积推广。在生产中,能节水50%以上,节肥20%以上,果实品质显著改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2-4 度,果实色泽、风味增强,产品的售价提高2至10元/Kg。并能提早投产1-2年(在上海的示范园在定植后第二年就达到丰产要求,亩产量1264kg)。酿酒葡萄所生产的葡萄酒品质也显著提升,产品效益和知名度都得到提高。

近三年间,累计应用示范面积387.29 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0%)、累计增加产值124.54 亿元、增加收入90.04 亿元,提供从业岗位77.46 万个。每年为城乡居民提供近179.8 万吨优质葡萄,不仅供给当地,还销往北京、河北、山东等葡萄传统产区和出口到越南。这项南方葡萄根域限制与避雨栽培关键技术还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交大农科的首个国家级奖项。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07.25

原文: 上海交大研发南方葡萄种植技术克服葡萄“水土不服”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