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交大玉帛之路考察团公布新成果

02.11.2017  08:45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西部玉石资源的持续向中原运输密切相联,而相关的系统调查和采样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学术研究薄弱,缺乏基础资料和地理线路数据。上海交通大学团队领衔的玉帛之路考察团在西北大地上行走,通过扎根中国大地上的学术研究,讲述精彩中国故事。昨天,团队在上海交大公布第13次考察成果——团队在敦煌三危山发现古代玉矿,表明敦煌之所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枢纽,是因为它是西玉东输运动最重要的枢纽,而并非始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年代。    

据了解,玉帛之路系列考察,作为一项对丝绸之路中国段所进行的大规模、持久且具体的历史路线普查工作,考察重点是张骞通西域以前的中原与西域交通路网情况,以及最初构成交通运输物资的首要物品——玉石。考察团认为,玉石是青铜时代到来之前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今年8月团队的第13次考察,找到并初步确认位于敦煌三危山旱峡的古代玉矿,其开始年代可能早在距今三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后。据介绍,三危山古代玉矿的发现,将华夏民族对敦煌开发的历史大大提前。这是自1900年发现敦煌藏经洞和外国学者大量运走敦煌文书以来,由中国本土学者在敦煌独立完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探索发现。    

这样看来,敦煌,这个西汉时代由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时,初始纳入中国版图的地方,很可能早在史前期就形成玉料向中原国家方向依次输送的情况。    

该研究认为,敦煌之所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枢纽,因为它首先是西玉东输运动最重要的枢纽,并非始于张骞出使西域的年代。从敦煌到玉门,是河西走廊西段的250公里通道地区,三千多年前都曾经是西部玉矿资源向中原输送的枢纽地区。敦煌古代玉矿的发现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汉代玉门县在敦煌以东,而玉门关却在敦煌以西。原来玉门县是因为迎接敦煌玉矿资源和马鬃山玉矿资源进入河西走廊而得名,玉门关则是因为迎接新疆玉进入河西走廊而得名的。    

来源:《青年报》 2017.10.31 第A06版 城事 

原文: 交大玉帛之路考察团公布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