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传真]上海交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地震灾区开展灾后重建调研[图]

10.09.2017  03:03

2017年7月下旬,由8名学生组成的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进行了4天的社会实践调查调研活动。团队参访北川地震遗址以及地震博物馆,采访当地地震亲历者,采访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领导,调查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唐颖同学担任该团队队长,带领团队开展实践活动。

7月24日,团队一行乘车进入北川县城,并且对周边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为之后参观地震遗址以及地震博物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次日上午,团队成员驱车进入老北川遗址考察。队员们在亲身走访地震灾区的同时,都被老北川遗址的损毁程度所震惊,并对地震遇害者表达了深深的悼念之情。

之后,队员们又马不停蹄赶往地震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深切的体会到了天灾时,中国人民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在奇迹面前,队员们无不对中国人民展现出的团结一心的精神感到震撼。

7月26日,苏坦、邓其胜同学组成的采访小组对北川老县城居民进行采访。采访中,了解到了汶川地震对于北川市民的影响以及地震后灾区重建情况和生活情况的改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全国的沉痛哀悼和广泛关注,地震后数年的重建状况是灾区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7月27日,该团队来到了新北川县城,实地考察灾后重建工作的进行。在参观了县城大致景观后,队员们对北川重建的状况感到乐观,不论是绿化、交通、还是建筑,都有了勃勃生机。随后,团队来到了北川县政府,对县团委副书记从受灾情况、重建工作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据了解,北川老县城,地处两山之间,由于山体崩塌,因此受灾最为严重。地震使得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幸存者依然心理影响很大,而目前北川人口约26万人,远小于地震前人数。在救灾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灾区的重建工作从2009年开始规划,2010-2012年进行新北川的重建工作,目前各项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地震并没有击败勇敢的北川人,据了解,北川在注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前提下,主要发展养殖业、旅游业等。同时计划未来建设飞机场,便捷与其他地区的交通往来。

经过几天的社会实践,队员们从最初的互相不太熟悉,经过不断的磨合熟悉,最后成为一起挥洒汗汗水,成为彼此值得信赖的朋友。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时北川的受灾情况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和成果。队员们表示,从中也体会到了社会实践丰富的精神内涵,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此次经历和收获都将成为宝贵的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