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自驾火车赴京请愿[图]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1946年冬,国民党迫于内战压力,压缩教育经费,并下令取消交大的航海、轮机二科,由此引发了交大历史上最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对于国民党政府的随意宰割,全校师生以及广大校友群情激愤,护校的要求像野火春风在全校蔓延开来。
航海、轮机两科学生首先奋起反抗,其他系科学生纷纷响应,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1947年3月底4月初,校园内大字报已经铺天盖地,用语也越来越激烈。4月初,1000多名学生联名要求开展护校运动,敦促学生自治会出面组织。学生自治会成立了由周盼吾、周寿昌、张公纬等学生组成的护校委员会。1947年5月初,护校委员会派出周盼吾、张公纬和航海、轮机两科代表与校长吴保丰一起,前往南京教育部请愿。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根本不理睬吴校长和学生们的要求,蛮横地宣称:“航海、轮机两科取消的决定不能更改;水利、纺织两系不准设立;化工系是否开办,尚在考虑中;院系调整也是既定了的。”“交大为工程学院,非工程学科需要调整,校名‘交通’也要更改。”请愿毫无结果,全校师生激愤异常。5月9日晚,系科代表大会在文治堂召开,会场内外挤满了旁听的学生。学生代表情绪激昂,“团结起来,共赴校难!”“集体到南京请愿去!”的呼声不时响彻会场,会议通过了全校学生晋京请愿的决议,提出了八项严正要求:交大校名不容更改,交大不容歧视;院系不容分割,航海、轮机两科不容停办;纺织、水利、化工三系必须设立;学校经费必须增加;教职员工名额必须补足;增加仪器设备和校舍;增加公费名额及公费金额等。一场大规模的护校运动全面开展起来。
晋京请愿的决定获得了社会各方包括交大校友的广泛同情和支援。老校长、教育界耄宿唐文治老先生发表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赴校难”的讲话,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决心和信心。
在短短几天内,晋京请愿准备工作在严密分工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5月13日清晨5时,学生们开始集合。经过整队、列队,全校95%以上的学生近3000人,分别登上57辆卡车。队伍总指挥以及各大队、中队、小队队长均佩戴鲜明的袖标,俨然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请愿车队以队伍总指挥张公纬等人乘坐的车为前导,副总指挥胡国定等人乘坐的车断后,中间有护校委员会其他成员乘坐的车。此时,市长吴国桢慌忙赶来,他站在请愿车队之前双臂横拦,企图阻止车队出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有几个机灵聪明的学生一边高呼“保护市长”,一边将吴国桢拽至路旁,请愿车队迅速开出校门。浩浩荡荡的车队沿着当时的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常熟路、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西藏路、北京路、浙江路抵达北站。
请愿车队到达北站后,学生们井然有序地下车,列队进入铁路局新建的旅客休息室。然而,车站已经奉令不卖车票给学生,前往南京的火车停开,车站内空无一人。没有车,怎么晋京?主席团成员商量后,决定组织几个小组,沿各条铁路分头寻找机车和车皮。在铁路员工的暗中指引下,学生们很快找到了火车。一列由机械系学生傅家邦、丁仰炎等开动的火车进入月台。丁、傅两位同学都是机械系四年级的学生,学过蒸汽机原理。傅曾经实习过开火车,就权作司机。丁过去在学生会组织的春游中,曾上机车和工人交朋友,学到一些加煤的诀窍,就权作司炉。火车要预先加水,没有一个学生学过加水,幸好身边带着有书,于是他们根据书上所示的图纸给火车加上了水。当火车缓缓开进车站时,请愿学生群情激奋。宣传组的学生们跳上了火车头,在上面贴上“交大万岁”的大幅标语,又在机车上书写了“国立交通大学晋京请愿专车”几个红色大字。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生陈良指挥大家唱起了用“打倒列强”曲调填写的新词:“火车不开,火车不开,自家开,自家开!交大同学真正崭,交大同学真正崭,真正崭、真正崭!”学生们无比振奋,纷纷要求立即上车。
国民党当局借口谈判,拖延时间,一再阻挡交大学生出发,并威胁说:“朱(家骅)部长限学生于6时半退出月台,明晨8时上课,否则全部开除。”当局的气势汹汹不仅未能压倒击垮交大学生们的斗志,相反更激起大家心中的怒火。此时,曁南大学、上海医学院以及正在赴京请愿途中的浙江英士大学的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拦,来到月台,高呼“支援交大护校斗争!”“欢送交大同学晋京请愿!”“交大万岁!”等口号。交大学生备受鼓舞,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下午6时45分,火车汽笛长鸣,缓缓驶出车站。此前,北站客车管理组的一位工作人员(交大校友)悄悄地来到机车上告诉开车的同学:“这个车头牵引力太小,拖不动这许多车厢,恐怕路上会出危险,所以每小时的车速决不可超过10公里。”这充分体现了交大校友和铁路员工对请愿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晋京请愿(1947年)
下午6时55分,列车开到麦根路大扬旗路口,铁路局奉当局命令,竟将前方一段铁轨拆除,列车不得不停止前进。但是铁路工人却把拆下的铁轨和工具留在路旁。几位土木系的学生立即把路轨重新铺好,列车继续前进。行进了一段路程,前面的铁轨又被拆除,这次把拆下来的铁轨也搬走了,土木系的学生毫不气馁,将列车后面的一段铁轨拆下来抬到列车之前,补上被拆除的铁轨,列车继续前进。
列车驶至真如车站,已是午夜时分。此时,国民党当局又将前面一大段弯道铁轨拆除。学生们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弯道替补,同时机车里的水也快耗尽。列车实际上已难以再前进。但学生们斗志不减,不肯下车返校。5月14日凌晨1时左右,与铁路相隔一条小溪的公路上,亮起了一长串车灯。教育部长朱家骅终于坐着装甲车赶来了。他用扩音器叫喊:“交大学生集体中断交通,已经不是学生的行为了。你们要马上回校,不然就全体开除。”此时,青年军已在路口严密布阵。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一场血腥的镇压迫在眉睫。
晋京请愿(1947年)
在此关键时刻,交大中共地下党传达了上海局书记刘晓的指示:“要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争取及时妥善解决,胜利返校,避开敌人的血腥镇压,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拂晓,学生们下车与公路上国民党当局的车队隔着一条小溪对峙,支持主席团跨过小溪去谈判。田培林把朱家骅亲自签署的书面答复交给交大的学生代表,答应交大校名不更改;航海、轮机两科不停办;学校经费依照实际需要增加;员工名额照章增加。主席团成员经过研究,认为朱家骅本人已经签字保证,护校要求基本达到。当即由周寿昌向全体同学宣读朱家骅签署的书面答复,学生们热烈鼓掌,欢呼胜利。随即分乘上海市公用局专门调来的40辆公共汽车凯旋返校。
这次护校运动是1947年5月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重拳出击。在交大的历史上,在上海和全国爱国民主运动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解放后,毛泽东在上海接见航空会议第一批火箭研制代表时,当知道与会代表潘先觉是交大毕业生的时候,立即问道:就是那个学生自己开火车、修铁路上南京请愿的交通大学吗?当得到肯定答复时,毛主席紧握潘先觉的双手,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许雯倩辑自《三个世纪的跨越》(盛懿、孙萍、欧七斤编著)
单位: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