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百花竞放的学生期刊[图]

16.01.2016  12:53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一个学校的期刊杂志、纪念刊等出版物,最能反映一校学生之风貌,代表一校之精神。学校学生层面的出版物最早可以追溯至南洋公学时期,当时译书院、师范院曾翻译、编撰出版了大量新学书籍与教科书,师范院学生曾参与其事。1903年4月,南洋公学退学学生在校外创办《童子世界》,这是一份面向广大青少年宣传科学知识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刊物,标志着学生创办的第一份杂志正式诞生。1904年春,学校将历年学生的中学课业汇编成册,刊行两册四卷本《南洋公学课文汇选》,开启了学校刊印优异学生课业的良好传统。      

进入高等实业学堂时期,学生期刊出版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10年南洋公学同学会成立后,曾发行第一次报告册,1911年又发行月刊单张,报告会务进行状况及校友活动消息。进入民国时期,特别是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国内期刊出版物的兴盛,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相继建立,学生创办期刊、发行书刊出现了新的转机,至五四运动时期校内甚至形成了一股“杂志热”:“自民国八年,新思潮勃兴,各种出版物如春花怒放,各以讨论研究新学说为职志,彼时学生,几于人人具有杂志热。”综计1906年至1921年学校学生创办的期刊共计14种,其他诸如课业成绩、纪念册、同学录等出版物7种,其大概情况分别列表如下:      

1905-1921年交大学生期刊一览

上述期刊中,除《少年杂志》由个人创办外,其余均由学生社团主持创办,主办者几乎覆盖了除文体类之外所有的学生社团。因主办期刊的学生社团宗旨各异,各类期刊办刊宗旨及内容也显然有所不同,同学会期刊重在联谊,南洋学会期刊重在学术;相同社团在不同时期所办期刊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与传承性,如同学会所办《南洋公学同学会月刊》、《南洋》、《友声》是相互延续的。    

南洋公学同学会编《友声

少年杂志》由周贤颂就读期间(1908-1915年在校)创办,具体创刊年份不详。他自编自印,共发行4期,其中1期为英文版。尽管发行时间很短,范围很小,影响不大,但是它却反映了部分学生对于创设期刊发表言论的热忱及为之付出的努力。      

1915年3月,南洋公学同学会出版会刊《南洋》季刊,会刊继承《南洋公学月刊》,内容上大有扩充。同年6月,出版第二期后因经费关系停刊。1918年复刊,更名为《友声》,至1921年交大改组共发行10期,在各界校友当中影响颇大。      

锡秀》是学校无锡同学会会刊,1916年创刊,初名《无锡同学会报告书》,翌年校长唐文治定其名为《锡秀》,每半年刊印一期,继至1910年停刊,共发行6期。该刊除载无锡同学会会务活动外,“对于文艺、科学尽量刊载”。该刊曾于1927年、1935年两度复刊。嘉兴同学会所办《擕李》创刊于1917年,也于1920年停刊。    

壬戌》级刊

壬戌》由壬戌级会创办,1917年4月校庆20周年时发行。壬戌级应为1922年大学毕业的学生,发行《壬戌》时该级学生就读中学三年级。壬戌级有甲、乙两班学生,分别称为壬戌级会甲组、乙组,两组同时刊出级刊,分别称为《壬戌丛刊》、《壬戌》(第一期),所刊内容基本一致,设有论著、文课、科学、艺苑、译丛、杂俎、体育、记载、附录等栏目,范围较广,内容颇丰,部分文章使用英文写作。编辑者之一盛启东述及级刊宗旨有二:一留作本级永久之纪念,“作他日雪泥鸿爪观亦可也”;一为切磋学艺,共促进步。首期《壬戌》刊出后即停刊。    

南洋日刊》、《劳动界》创办于1919年五四运动高潮期间。《南洋日刊》为南洋公学学生分会编辑发行,日出一张,约为一般报纸一半大小,旨在“唤醒同胞,以扶危局”,内容“皆近于品评国家政治及社会状况,以振萎靡之民族,以尽我学生界扶助同胞之责。”日刊发行时间不长。《劳动界》系学生分会“十人团”所办,刊载反映城市工人、乡村农民等劳动人民生活状态、调查报告等,唤起学生对于劳动人民的关注,刊印后颇受校内外人士欢迎。该刊办至暑假中,因办刊经费及学生课业关系,与《南洋日刊》合并,组成《南洋周刊》。1919年7月16日,《南洋周刊》第一期出版,该期注明“续南洋日刊第16号”。    

孙中山先生为本校学生会编《南洋周刊》题写刊名

周刊的内容仍是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主,开设栏目有言论、时评、译述、纪事、调查、劳动界、演说词、小说、余录等,是研究当时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的重要材料。从1919年7到11月,周刊共发行15期。后经费不敷,难以为继,遂暂停办理。1921年改组成立交通大学时,学校出面复办《南洋周刊》,刊行6期后又因经费关系停办。从第7期开始归学生会办理,后成为南洋大学时期最主要的学生言论阵地,直至1917年停刊。《南洋周刊》办理水平较高,在校生黎东方后来曾评道:“提起南洋周刊,它的水准实在很高,决不是其他大学学生们所办的刊物所可比拟。这一点事实,反映了一般同学的国文程度之高,也就是唐文治先生在南洋公学及上海工专时代所奠下的基础。”  

1920年铁路管理科头班纪念册

除学生期刊外,学生出版物还有课业成绩汇编、纪念册、同学录等。其中以课业成绩汇编最为重要。民国时期学校发行《南洋公学新国文》。该书分初编、二编,均由苏州振新书社出版,商务印书馆代售。初编1914年出版,由校长唐文治、国文教习李颂韩选录自1908年以来举办国文大会的菁华文章240篇,内分原、释、说、读、书后、合论、论、问及杂文等类,并选印校门、校舍及校长照片共8卷4册。所选文章“无题不新,有美必录”、“理想高超,文笔奇逸,多子史气息”,体现了学校历年学生国文成绩的最好水平,也是唐文治长期重视国学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初编出版后曾呈交通部、各学校及社会贤达鉴别,又送至美国巴拿马世博会陈列,深受中外人士好评。    

南洋学会编《南洋学报》中英文封面

学校创始人盛宣怀在病中阅后亲函唐文治,赞曰:“奉手书承惠《南洋公学新国文》八册(卷),门分类别,浓淡清奇,无美不备,直可当一部子史菁华录。读洋洋大文,叹为观止!”1917年,《南洋公学新国文》二编出版,收录自从1914年以来历年国文大会文章菁华351篇,分类较初编更细,有原、释、读、经说、史论、性理论、杂论、合论、辩、说、议、书后、问、拟、杂文、诗、词等17类。《南洋公学新国文》初、二编发行后,得到社会各界赞誉,一时被奉为中小学学生的作文范本。1914年铅印《旅杭测量日记》也是学生课业汇编,记载该年春土木专科学生赴杭州西湖一带进行实地测量的情况。该书曾得到教育部嘉奖。  

来源:王宗光主编、欧七斤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史》第二卷“创建近代工科大学”。    

单位:党史校史研究室(档案馆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