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从小龙坎到九龙坡[图]

12.03.2016  23:57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施“战时教育须作平时看”的办学方针,采取了一些有利于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科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使高等教育没有因战争而偏离正规教育的轨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陪都,统治重心西移大后方。为了保存国力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运用国家力量,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后方经济,着重建设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兵器重工业及公私营工矿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为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提出了迫切的人才培养要求。  

国立交通大学分校主任徐名材(1940年秋至1941年秋)

国立交通大学分校主任、代理校长、校长吴保丰(1941年-1947年在任)

1939年8月,教育部要求身陷孤岛的交通大学扩招生源,增加电机和机械班数,并设立工科研究所培养工科硕士,以满足大后方对高级工科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急切需求。学校同意开办工科研究所,但是鉴于租界内校舍狭促、师资不足及局势难料、学校朝不保夕等客观原因,建议在四川筹备设立分校,暂时设立电机、机械各一个班级,并推荐刚刚离开交大教职、时任资源委员会化工处处长的徐名材主持筹备事宜。在内地设立分校,既有利于交大借大后方急需人才之际扩充规模,又为身处租界危境中的交大留下了可进可退的伸缩余地。若日军败退、孤岛解围,则两处合并后规模增大;若租界被日伪接收,交大可以实行间接转移,或将分校变成总校以保全交通大学。这一提议立即获得教育部和交通部的同意,决定将增加电机、机械的经费用于在重庆设立分校。  

大后方广大校友一直为母校身陷孤岛、处境险恶而深表担忧,多次希望母校能够内迁。当得知设立分校的消息后欢欣鼓舞,校友们纷纷伸出援手竭力相助,以促成分校早日实现。交大四川同学会表示,愿意全力为母校服务,协助寻觅校址,并号召校友前往任教。重庆中央无线电器材厂厂长、交大校友王端骧愿意将器材厂空闲宿舍借给交大作校舍,宿舍地处重庆市郊小龙坎,有平房2幢,大小房间60余间,可以成为分校的暂时栖身之所。教学师资基本上来源于校友,原在他校任教或学成归国的20多位交大校友响应母校号召,相继从大后方聚拢而来,组成以校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航空系代主任曹鹤荪

曹鹤荪,这位交大1933届高材生,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时任航空委员会下设的成都空军机械学校基本学术组组长。1940年暑假,曹鹤荪到重庆招生时,得知交大将设分校的消息,当即前往进谒筹备主任徐名材,主动要求回母校任教。徐名材当场决定聘他为分校教授。但是,将他视为顶梁柱的空军机械学校根本就不放人,一再催促曹鹤荪回校,以致一年后下了通缉令,要传唤上军事法庭。后来还是新任分校代校长的吴保丰辗转托了上层关系才平息此事,使这位年仅28岁的年轻学者得以在交大一展抱负。曹鹤荪来校后聚集起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教授,在艰难困苦中主持成立了航空工程系,成为交大历史上最年轻的系主任。比曹鹤荪低一届的校友张煦,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读完博士学位,毅然在祖国母亲最困难的时候踏上了回家的路,听从母校的召唤,受聘为交大重庆分校电机工程系的教授,在低矮昏暗的简易教室中,悉心传授着国外先进通讯理论和技术。曹鹤荪、张煦等一批刚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年轻学者,精力充沛,爱国爱校,坚忍不拔,成为一支富有朝气、掌握世界科技先进知识和前沿动态的优秀师资力量。  

九龙坡校园里的交大学子们

1940年11月,经过两个多月奔走筹备,交大分校在重庆小龙坎正式上课。分校仅设电机、机械两个专业各一个班级,每班招收一年级新生40名。因与上海总校相隔较远,且战时音讯阻隔,分校在行政、教务、经费上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分校人员大都是交大校友,分校主任由总校推荐的原化学系主任徐名材兼任,教务长聘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21届校友陈章陈章(1900~1992年),电子学家,江苏苏州人,192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科,1940年秋至1941年冬任重庆分校教务长,著有《无线电工程学》等。曾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兼任。教职员20多人大都是校友,这对保持交大办学宗旨和教学传统提供了师资保证。翌年8月,徐名材辞去分校主任职务,教育部任命吴保丰为主任,教务长改聘原在浙江大学工作的交大校友李熙谋李熙谋(1896~1975年),浙江嘉善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1941冬至1947年秋任交通大学教务长。担任。分校组织招生委员会分别在重庆、成都、桂林、昆明同时招生,招收电机、机械专业新生各一班,每班仍为40名。到秋季开学时,连同原有班级共有一、二年级四个班级,学生160余人,教职员也增加到30余人,小龙坎交大分校虽然初具规模,但已显房屋拥挤。  

抗战期间,大后方川、滇、黔、桂、湘及西北等省和地区的公路、铁路、航空、电讯、航业等交通实业亟待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实业界特别是交通工程界急切希望在小龙坎分校的基础上扩建和发展交通大学。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上海总校朝不保夕,随时将被日伪方接管,总校濒危处境也加速了渝校的扩建进程。在后方交通部门工作的许多校友,出于战时对人才的需要和保存母校的双重愿望,积极支持扩建重庆交大分校。  

小龙坎分校原是借用中央无线电器材厂宿舍做临时校址,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器材厂地方狭小,随着人员增加,急需另行觅地扩建。此时,学校得知交通部技术人员训练所计划在九龙坡购地建造新舍。分校主任吴保丰兼任训练所副所长,他向交通部提出拨款扩大建筑面积,将该所建筑新舍的一部分作为交大分校。建议得到交通部长兼交通技术训练所所长张嘉璈的同意,及交通部财务司司长、交大校友徐承焕的支持,当即获得批准。分校扩建过程,还得到宝天铁路工程局局长、交大南洋大学时期的校长淩鸿勋的经费支援,以及交通部电信局局长朱一成、交通部次长徐恩曾等校友的支持与帮助。九龙坡扩建校舍于1942年夏完工。8月初,分校由小龙坎迁入九龙坡。新校舍占地近500亩,计有办公室连大礼堂楼房1座、教室2座、男生宿舍2幢、女生宿舍6间,教职员宿舍13座,操场、工房、饭堂等均全。校舍虽然简陋,但九龙坡的扩建为不久以后成为交大总校创造了条件。  

作者:贾彦兴辑自《三个世纪的跨越》(盛懿、孙萍、欧七斤编著)  

单位: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