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专版]“院士回母校”活动在上海交大举行 两院士与学子深情谈科研报国[图]

22.04.2016  11:20
黄旭华
闻雪友

4月9日上午,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发起的“院士回母校”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办。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出席并为本次活动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交大1949届校友黄旭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交大1962届校友闻雪友与上海交大20多个院系的350余名学生分享了他们科研报国的人生经历。黄旭华告诉学子,搞科研要有奉献精神,向钱看是没有出息的。闻雪友则以亲身经历告诉学子,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把科研做好。    

痛感没有安静读书的地方,毅然投身国防

黄旭华从参加工作到今天,没有离开过核潜艇前线。一路走来,黄旭华形容是“荆棘丛生”,甚至长达30年几近隐姓埋名。一直坚持到现在,黄旭华无怨无悔。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心里就有一股强烈的愿望,要为国家造飞机造军舰,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    

黄旭华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小学毕业的,抗日战争一爆发,他家乡的所有学校基本都停课了。黄旭华的父母是医生,他原来的志愿是学医,希望将来继承父母的事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但是小学毕业后,学校因为抗日战争停课了,他在家待了半年。过了春节,汕头一所学校搬到揭阳市的一个山沟里,继续办学。听到这个消息,黄旭华非常高兴。当时交通都被破坏了,为了上学,他靠着两条腿走山路,走了4天4夜,脚都起了水泡。到了山沟里,爬过一个山坡,有几间草棚,就是他要去的学校。就是这样的一个学校,仍不能免除战争的侵扰。老师常带着他们拿着黑板躲到隐蔽的地方坐下来继续上课。在这个学校,黄旭华读了两年半。在这个过程中,黄旭华脑子里盘旋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那么大的地方,连一个安静读书的地方都没有?他后来明白,这是因为国家太穷了,太弱了,没有强大的国防,受人宰割、欺凌。黄旭华决定不学医了,他要学航空,学造船。制造飞机可以保卫祖国的蓝天; 造军舰可以抵御侵略,保卫国家。因为交大工科在全国首屈一指,黄旭华生在海边,海边的情结比较深,黄旭华便选了交大,而且进了造船系。1958年,黄旭华幸运地被选中参加核潜艇的研制工作。核潜艇的技术牵涉面广,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国家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具备条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参与这方面研究的人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校里面没有这个课程,他们也没有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更没有专家可以指点迷津。就这样白手起家,从头开始,黄旭华一干就是近60年。    

练得一身本事才能在关键时刻显身手

闻雪友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几十年了,闻雪友深感在母校打下的基础对一个人今后的成就至关重要。他现在仍然对母校的实习课印象深刻。当时英国有个最新的舰船G6,老师让他们对相关部分做计算。闻雪友被分到了涡轮部分做系统计算,对涡轮机构画张图纸。做完以后,老师专门找他,问他为什么跟原来的剖面图不太一样。闻雪友阐述了自己的理由,老师表扬他注重细节,觉得他能够有新的想法,以后必定成才。    

在母校打下的扎实基础,让闻雪友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毕业以后,闻雪友分配到哈尔滨。生长在南方的闻雪友亲身经历了哈尔滨零下41摄氏度的低温,经历了吃粗粮,经历了军事训练。闻雪友说,这些历练对他帮助很大,现在他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都觉得很好。那时在单位,闻雪友面对科研,有一连串问题要问。好在身边那些国外回来的权威能够给他讲解。他对每一个实验都感兴趣,便到各个厂去探寻。这样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历练,让他在实验的时候能够敏锐地觉察各种不易觉察的问题。有一次,对发动机做实验。当时他在哈尔滨总部,大型实验在无锡进行。实验步骤都正常,但有一组数据很奇怪,有个指标会突然一下子很高,一下子又没有了,但是速度推上去后又什么事情都没有。由于发动机的噪声太小,无锡的同事用手机录下传来的声音听不清,闻雪友便飞到无锡。在现场,闻雪友发现噪声不是仪表的问题,必须分解。这个决定一做出,就有人反对,因为如果分解,这部分的机器就毁掉了,代价太大了。后来经过讨论,大家同意分解。经过3个小时的分解,发现一个滚珠轴承有缝。看到这个结果,所有人都说闻雪友真神。    

这样的例子在闻雪友的工作生涯中有很多。闻雪友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学生,搞科研,不仅要把理论基础打好,还要注重做实验,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练就一身本领,关键时刻才能显身手。    

三十年隐姓埋名无怨无悔

由于工作的关系,黄旭华自从1958年参加核潜艇方面科研,跟家里人就很少联系。黄旭华还记得,1958年他从上海调到北京参加工作,只知道要出差到北京帮助工作,提了一个小包就去了,一到北京,家里老是问他,你在北京哪个单位,干什么工作,他没办法回答,慢慢的他就习惯了,根本就不跟家里联系,除了每个月按照工资收入给家里寄点钱。黄旭华的父亲只晓得黄旭华通信的信箱号码,其他一概不知。黄旭华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都想不通。    

1986年的元旦前夕,黄旭华顺便回家看看,在家里只住了3天,过了元旦就走了。临走的时候,黄旭华的母亲摸着他的头发说,你从小就离家在外边,那时候战争动乱,交通中断你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交通也恢复了,父母亲年纪都比较大了,希望你经常回家看看。即使这样,黄旭华仍没有跟家里人透露一丁点工作的事。    

1988年,《文汇月刊》 刊登了一篇文章:《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这篇两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系湖北作家祖慰所采写,记录了黄旭华隐姓埋名的“水下人生”。黄旭华将这本《文汇月刊》寄给了母亲。多病的母亲看了又看,反复读着,母亲嘴唇哆嗦起来,她没想到,30年人间蒸发、被弟弟妹妹谴责“不要家”的“不孝之子”,竟在为国家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母亲含着眼泪把黄旭华的弟弟妹妹找来,说:“三哥哥的事情你们要一切谅解。”母亲的这句话让黄旭华如山一般的负担一下子解脱了。    

1995年黄旭华突然接到弟弟的电话,说母亲摔了一跤,不行了,要他赶快回来看看。黄旭华马上坐飞机,一路没有停,从武汉到广州,从广州到家,3点多钟他赶到了母亲的身边。母亲当时处于昏迷状况,黄旭华站在她的身边,她感觉到身边有人来,便轻轻地说了一声,是谁啊?黄旭华说,我回来看你了。她一下子眼睛睁开了,说:“谁通知你的?我没有告诉人家叫你回来的,你的工作很忙,我并不希望你回来。”黄旭华说:“妈妈,我想你啊!”听到这句话,黄旭华母亲的眼泪就下来了。从黄旭华回到母亲身边,一直到母亲走,不到3小时。黄旭华的弟弟说:“如果你不回来,阿妈就不会走,她会等你回来,就是因为你回来了,阿妈才会走的。”黄旭华的妹妹告诉黄旭华,阿妈昏迷的时候老是问他什么时候回来。黄旭华说:“就是这样子近30年我没有回去过,我没有履行我对母亲的诺言,但是工作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我严格履行了,我还是无怨无悔。”    

黄旭华寄语大学生,一要注意国防科研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要不断推陈出新,这一路上都非常艰苦。二是不能依赖外国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援助。三是要艰苦奋斗,要准备适应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四是要有奉献精神。搞科研没有奉献精神,那是很难实现的,科研是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追求新的东西,不断追求未知数,新的未知数也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如果你要向“”看,在科研上,你是没有出息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坐在办公室,眼里在看外面的东西,那是不可能钻研下去的。    

■对话让报国和奉献成为永恒的品质问:两位院士在科研工作中都有军旅的生活,我想请问一下,在部队的军旅生活对科研有什么帮助?    

闻雪友:我的观点是这样,这个是值得走的一条路。部队的管理很严格,对于做一个正直的人来说,部队绝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科研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    

问:您认为在交大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收获呢?您从交大得到了什么,希望能给我们什么?黄旭华:到现在为止,交大的办学严谨没有变。第一热爱祖国,第二自强不息,第三追求真理,第四顽强拼搏。这几点给我能够在核潜艇当中发挥作用非常关键。有人问我,一般科学家公开搞课题,一有成果马上抢时间发表,还有不少人争取出名,为什么你工作越有成绩却把自己埋得越深?说你能够适应吗?我说我能够适应,为什么?党的需要、党的培养,让我保密,对组织纪律遵守。感谢交大,交大给了我智慧,给了我能力,交大给了我艰苦奋斗的品质。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6.04.21 第13版 博雅    

原文: “院士回母校”活动在上海交大举行 两院士与学子深情谈科研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