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自贸区成区域经济驱动器 中国发挥引领作用
自2012年4月1日开工建设以来,一座座厂房在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的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拔地而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合作新模式从蓝图逐渐成为现实。图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入口。
新华社发
2014年12月12日,上海自贸区首家线上到线下(O2O)体验店“好外电商”正式落户浦东陆家嘴软件园。图为顾客在选购商品。
新华社发
2014年举行的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正式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进程。图为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外景。
人民视觉
海南省的海口港已成为面向东南亚贸易的重要窗口和航运中心。
新华社发
北京APEC会议批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决定开展联合战略研究,建立自贸信息交流机制,制定自贸区能力建设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亚太自贸区进程正式启动,成为载入史册的重大抉择。亚太自贸区最终建成,其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现有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
于 军(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国际事务与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陆 燕(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研究员)
扎姆罗尼·萨里姆(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学家)
亚历杭德罗·阿尔瓦雷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系教授)
亚历山大·洛马诺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有助于消除碎片化,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飞跃
于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亚太国家的夙愿,但在如何推动方面存在不同意见。在多哈回合谈判裹足不前的背景下,亚太地区自贸安排如雨后春笋,从2010年的43项增加到2014年的56项,正在谈判的还包括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然而,这些双边、小多边和多边自贸协定规则不一、交叉重叠、恶性竞争,使得亚太贸易面临高成本、低效率、碎片化的风险,不利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亚太自贸区倡议在2006年越南河内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2010年领导人宣言确认将以切实行动推动自贸区建设。经过多年“孵化”,亚太自贸区进程终于在2014年“破壳而出”,该进程启动是载入史册的决定。
陆燕: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掀起新一轮高潮,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区域内大量存在和正在谈判中的自贸协定交叉重叠,致使亚太地区合作出现碎片化、“意大利面碗”效应,贸易投资环境更为复杂,加剧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不确定性。
亚太自贸区将有助于阻止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进一步分割化和碎片化的趋势,可使现有的自贸协定殊途同归,实质上完成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飞跃。亚太自贸区与亚太地区其他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并不矛盾,后者是实现前者目标的可行路径。目前,亚太自贸区进程虽已宣布启动,未来仍需各经济体采取更多实际行动,如开展联合战略研究,深入评估亚太自贸区的经济影响、发展路径和实现方式,落实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等。
扎姆罗尼·萨里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区域组织开始推动区域自由贸易,希望通过自由贸易、投资和更紧密的经济合作来加速经济增长。目前,亚太地区存在众多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每个协定都有其战略性,目的都是促进贸易投资流动,最终造福区域民众。
由于APEC早期不具约束力的经贸合作协议在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动方面的效用并不明显,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APEC成员必须为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制定框架,包括具体的目标、日程等。
亚历杭德罗·阿尔瓦雷斯: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由于近年来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更加灵活的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安排层出不穷。目前,亚太地区的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数量繁多,形式多样且互有重叠。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区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呈现出碎片化的弊端,使资源分散、效率降低。
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往往是由少及多、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目前存在的一些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可以构成未来亚太自贸区谈判的基础,为亚太自贸区建设提供经验;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么多自贸协定的存在,亚太自贸区要对各种交叉重叠的自贸协定进行整合,同时兼顾各方利益,将会面临更多挑战。要建成一个涵盖如此广大地区的自贸区困难很大,将经历漫长的过程。
中国发挥引领作用,让亚太自贸区从愿景化为具体行动
于军:推动“具有最大公约数”的亚太自贸区建设,是整合地区自贸安排、形成区域一体化合力的最佳选项。亚太自贸区比现有亚太自贸安排更为均衡、普惠,更具代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除少数国家对亚太自贸区持谨慎观望态度外,大部分国家对该倡议表示欢迎。
中国在增进各方在区域自贸安排上的互信、共识与妥协,推动区域整合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除提出深化区域合作的新思路、新构想外,中国还积极向亚太地区提供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公共产品。
陆燕:在北京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积极倡导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经济体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北京线路图》,使亚太自贸区从长期愿景转为具体行动,标志着亚太各经济体向更广泛而深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亚历杭德罗·阿尔瓦雷斯:亚太自贸区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离不开中国的积极推动。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亚太地区许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注入了动力,因此中国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会得到积极响应与支持。中国目前参与并推进的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谈判,有助于未来亚太自贸区的建设。
墨西哥与智利是拉美地区支持贸易自由化的代表,亚太地区对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亚太自贸区构想得到了这两个国家的大力支持。APEC成员占墨西哥前十大贸易伙伴中的一半,与APEC成员的贸易额占墨对外贸易总额的85%,来自APEC的投资占墨西哥近15年来外国直接投资的56%。作为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墨西哥愿意在亚太自贸区协商和谈判过程中分享经验。
扎姆罗尼·萨里姆:中国在北京APEC会议上推动各经济体就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达成一致,对该自贸区的尽快落实提供了巨大支持。此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市场和资金,是该地区的主要投资来源,可帮助推动商品、服务和投资在该地区更快流动。中国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为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中国的参与有助于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将亚太自贸区尽快从概念变为现实。
建设自由贸易区是促进更大规模的投资流动的渠道,所有国家都应以积极态度来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APEC大家庭中不仅有发达经济体,也有发展中经济体。要使自由贸易协定更有效,主要国家应该在私营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以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
亚历山大·洛马诺夫:中国为亚太自贸区的启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愈发自信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中国这些年来已与东盟各国、澳大利亚等签署或完成了自贸协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中方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强调与周边国家分享红利,与世界共同进步,亚太自贸区的精神无疑与中国的追求不谋而合。
巩固亚太引擎地位,使世界经济重心更加平衡、稳定
于军:亚太自贸区建设对世界经济、亚太地区和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亚太地区涵盖世界前三大经济体,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57%、贸易额48%、人口40%。亚太自贸区若建成,将与北美自贸区、欧盟等一起,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支柱,使世界经济的重心更平衡、更稳定。
二是有利于推进亚太经济结构改革和创新增长,巩固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引擎地位,为亚太经济增长谋求新的驱动力和竞争力。同时,亚太自贸区建设有可能使区域内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壮大发展中国家力量。
三是有助于加快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国国内光伏、基建等过剩产能以及贸易产品与服务,将有机会通过亚太自贸区对外实现梯度转移,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中的地位。
四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转型。亚太自贸区将使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从以发达国家为主,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转型。中国也将由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向塑造者转变,增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巧实力。
陆燕:与亚太地区其他自贸区相比,亚太自贸区无疑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无论是在整个亚太层面,还是对单个国家,亚太自贸区都可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亚历杭德罗·阿尔瓦雷斯:亚太自贸区建成后,无疑将对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它可以整合亚太地区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推动各成员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以及地区贸易、投资的增长。其次,将为亚太地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稳固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地位。此外,亚太自贸区将为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示范,从而推进全球范围内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进程,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扎姆罗尼·萨里姆:亚太地区国家众多,相比该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亚太自贸区市场更大。由于很多成员同时也是投资来源,亚太自贸区的建立有助于推动投资的流动,促进该地区的经济活动。
亚历山大·洛马诺夫:亚太自贸区强调平等性和包容性,对各参与经济体的态度一视同仁。亚太自贸区建成后,各经济体各司其职,充当原材料、工业品、高科技产品出口国等角色,可以互补协调,使各经济体民众都能更好地享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福利。作为全球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亚太地区将极大地推动全球的多边贸易谈判。
当然,亚太自贸区内国家众多,利益诉求不同,建设好亚太自贸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各国坚持平等原则,它就有机会成为自贸协定的典范。我对它的未来相当看好。
(本报记者张慧中、刘慧、谢亚宏、姜波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