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大“青椒”在成长之五: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刘嵋博士:用我不懈努力,成就别样人生

16.05.2016  10:36

                                                        用我不懈努力,成就别样人生

—— 访上海海事大学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刘嵋博士

 

个人小传: 刘嵋,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博士,现为上海海事大学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网络的可靠性等方面研究。主持、参与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上海政府部门等相关课题。2015年获上海市教委新教师培训单项奖。在校讲授课程广受学生好评。

 

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刘嵋荣获“中英优秀青年”称号,并前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进行了为期4年的博士学习和研究。后来又在南安普顿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工作。日前,刘嵋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她在英国的留学经历,以及对她的特殊意义。

在海外5年的留学经历

东南大学硕士、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后、青年东方学者……特别的履历,塑造出一个“女学霸”的形象。初见刘嵋老师,便发现她是一个外表温柔安静,但骨子里却有着一股不服输劲头的海大“青椒”。

我读书的时候,就发现自己适合做科研,是个很能坐下来的人。在生活中,我也很要强,不愿轻易服输。我的爱好比较广泛,像健美操、跑步、瑜伽、游泳……”眼前的刘嵋,笑起来像个大学女生。

2008年,我在东南大学硕士毕业,并同时获得学校硕博连读的名额。之后有一个可以到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读博的机会,便报名申请并获批。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当年9月,我便远涉重洋,只身到了英国继续深造。”谈到在英国的求学经历,刘嵋显得十分愉快。

刘嵋老师觉得,在英国的学习,和国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在国外读博士,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研究方式的不一样。”她说,在国外一个博士生一般有两位导师,在学术研究上相对自由放松,因为帮助导师做横向课题比较少,平时只需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就可以了。

另外,她表示,在做研究方面,国外会更注重每位学生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每周或两周大家在一起都会开会讨论。“不要小看这每一周或隔周的讨论小会,在这个小会上,要总结最近的研究进展和所遇到的研究问题,并提出下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的备选方案。”刘嵋老师说,准备这些会议内容需要不少时间,加上刚开始时语言方面的问题,其实是蛮艰难的。不过这些研究小会对引领整个研究过程的作用非常大,基本上就是在帮助每位同学,牢牢把握好自己的研究方向。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博士研究就是一个大的研究圈上的一个很小的突破点。如何去找准这个突破点?刘嵋老师有自己的看法。她觉得最重要的,是先从广度入手,研究讨论一个问题,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找到所研究问题的切入点。然后,再从切入点入手,向深度挖掘所考虑的相关问题和研究方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横向的广度和纵向的深度是相互结合进行的,这样能保证所研究问题覆盖的范围够广并且方向正确。“这个想法的产生,也是受到两位英国导师的启发。

谈到在英国学习与国内的第二个不同,刘嵋老师认为,国外的学生和国内的学生也不太一样。一些人也许会觉得,国外的学生学习不用怎么努力,比较清闲。其实国外大学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很多学生天资很聪颖,却也很刻苦勤奋。刘嵋老师讲到,英国每年被圣诞、新年假期和复活节假期分为三个学期,看起来长达一个月的假期很美好,其实在假期结束后,都有一场大考等着学生们。所以他们在假期里也丝毫不敢放松。

在学期内学校也会安排一到两次的读书周,方便学生们完成课程的阅读任务。另外,在本科生学习期间,会安排一个“gap year”,即所谓的间隔年。学生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在步入社会之前,做一次远足旅行,体验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培养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自我了解。“在这些体验中,你将会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生活中什么最重要。

在英国的几年时间,带给刘嵋的不只是学术上的提高,还有各方面能力的增强。在接受采访中,刘嵋老师一直表示,在海外5年的留学生涯,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出国学习对我的意义很大,不仅是英语水平的提高,更是一种经历,生活自理能力、性格的培养完善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锻炼,要自己打理生活上的事。比如,在国外你要自己交房租,交各种账单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如何有礼有节地据理力争……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成长。

提到英国,大家都会有“绅士风度”的概念,刘嵋在英国生活几年后,切身体会到了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文关怀,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学校老师和工作人员对学生有着很强烈的服务精神,从工作态度到工作效率,表现出的水平都非常高。学生们可以通过预约或直接去教师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老师们对此非常欢迎。”刘嵋说,可以看出老师们对自己的工作都非常热爱。而大学校园外的整个英国社会,也无处不表现出温暖的人文关怀和处处对别人周到的考虑。

提到在国外学习感触最深的事,刘嵋说更加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和牵挂。记得自己第一次离开家去英国时,下了飞机后,在转车的汽车站借手机给家人打电话,“其实当时国内已经是凌晨,没想到电话刚打过去就接通了,原来父母亲一直没睡在等我电话,那一刻,我才深深体会到父母真的很牵挂我。”刘嵋说,在国外还有一点给她感触很深,就是到了国外,你才会感受到对祖国的感情是多么浓厚。因为国家强大了,我们在国外的中国人地位才会高。有一句话叫“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春节,会觉得特别想家,也特别能体会到,心里真的非常爱自己的祖国。

在布里斯托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刘嵋又到了南安普顿大学攻读博士后。那时候,她的孩子刚刚出生,每天要坐火车奔波往返于学校与住处之前,每次到家经常已是深夜,但她还会在照顾孩子入睡后,再坚持处理完自己当天该做的事,然后才肯休息。谈到那段经历,刘嵋感慨:“人的潜能真的是无穷的,被环境所逼,你不得不逼着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融入“海大”的大家庭

2015年1月,刘嵋通过应聘来到海大,成为海大的一名青年教师。她说,在海大的这一年,自己成长了许多。

我们团队有很多年轻老师,大家在一起合作研究课题。每天看文章,做研究,其实工作方式和在国外差别不是很大。”刘嵋表示,在海大,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更像一个大家庭,团队成员经常会在一起沟通交流,同事间相处非常融洽。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会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在这样的氛围下,她作为刚来不久的青年教师,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

刘嵋老师为研究生讲授《国际集装箱运输》这门课程。谈到上课,她说:“上课的时候还是挺轻松的,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沟通起来没有隔阂。有时,也会让同学们自告奋勇地上讲台讲,增进与同学的互动,带动课堂气氛。有时,也会现身说法,把我留学时的各种经历与学生们分享,解决他们的各种疑惑。

科研要耐得住寂寞

在海大,刘嵋老师除了教学,主要工作是做科研。她觉得,做科研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在国外求学,每天做科研的时间安排很紧凑,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做大量的研究,不停地讨论。所以,这就需要你的性格能静得下来,心思能沉得下来,耐得住寂寞,不被周围的环境和人过多影响,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我的性格其实是挺安静的,我之前也面试过一些事业单位,但是后来发现,其实我更适合做老师,在教育学生们的同时,能够进行自己的科研。每天虽然会比较忙碌,但也很快乐。”刘嵋说。

当谈到在学校工作生活一年多来,对海大的印象时,刘嵋笑言,海大的校园特别美,这里的学习环境和科研氛围也很好,她觉得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都很开心。平时也会去听一些人文艺术类的讲座。“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这方面的报告,也希望学校能够增加一些这类讲座,让校园人文气息能够更加浓厚。

在结束采访时,刘嵋老师对广大海大学子寄语:“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自己有次出国学习的机会,你会在这种经历中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在这种经历中,你会发现你的视野、看法和能力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结束语

本学期以来,党委宣传部联合人事处、工会、机关党委,共同开展了聚焦海大“青椒”在成长系列报道活动,先后走访了万征等5位青年教师,通过《将个人专业更好地融入学校特色——对话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万征》《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访物流工程学院副教授胡鸿韬》《在哈佛的365天——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陈扬老师访谈录》《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访学见闻——访文理学院青年教师谢茜博士》《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刘嵋博士:用我不懈努力,成就别样人生》等,挖掘并报道了他们的求学经历及在海大的成长故事。正是因为学校有一群像他们这样兢兢业业奋斗着的海大“青椒”们,有一群像他们这样有着不同经历与思想的新鲜血液不断融入海大,海大才会有着各种思维的碰撞、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才会在真正科学的道路上愈行愈远,早日实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的奋斗目标。

撰稿:吉娜 王威贺 摄影:赵剑红等 来源:宣传部 责任编辑:哈斯 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