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纪”展览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图]
7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主办、五城纪策展团队承办、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集团协办的展览“五城纪”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该展览由青年策展人邬钧宜和建筑师王卓尔联手策划,这也是两位交大学子首次以展览的形式,向母校120周年校庆献礼。
展览现场
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在开幕式上致辞
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致开幕词。他表示,非常高兴看到“五城纪”展览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面向公众展出。无论是此次展览的展品、学术支撑,还是其引发的争鸣讨论和宣传策划,对于钱馆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而在钱学森图书馆举办建筑相关的展览,也是对钱老建筑科学和山水城市学术思想最好的阐述与回应。
展览现场
作为“五城纪”协办单位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集团的代表,集团总裁邱磊先生在开幕式上表示,“五城纪”展览是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有趣尝试,也扩大了公众对城市的认识。在如今这个人人皆媒介的时代,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集团很高兴能够与“五城纪”策展团队合作,传播城市规划设计的新理念。
从左至右分别为:冯路、王卓尔(策展人)、张佳晶、邬钧宜(策展人)
沪上知名建筑师张佳晶和冯路,也来到现场与大家见面,分享他们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创意、理念和经验。建筑师、媒体人、建筑系学生,三方对“城市”的多元解读,也为大众提供体验城市、观察城市和想象城市的新视角。
嘉宾参观展览
“五城纪”由25个圆形喷金模型和一个城市集锦短片组成,演绎了一场关于城市的游戏。25个模型在全黑空间中漂浮,呈现出五种截然不同的虚拟城市图景。其中,每个城市又被拆分成包括地形、设施、景观、建筑及公共空间在内的五个形态要素。而这些城市又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状态。
“五城纪”策展人、青年建筑师王卓尔
“五城纪”策展人、青年建筑师王卓尔说:“如果想了解一个社会,最为直观的方法是观察其城市形态。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城市各部分相互配合,紧紧有条。一个以人为先,健康的社会,城市面积不定,但植被普遍都不会少。凡以资本为先的城市,则高楼林立。脱离社会单独谈城市本身意义不大,城市设计更多是规则制定,而制定规则的终究是人。”
对于这25个模型的设计初衷,王卓尔表示,这来源于她和团队对城市规划的反思和对理想城市建筑和建设的探索。
“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这种急速前进难免让城市规划较为短视和无序。作为建筑师,在面临趋近饱和的特大型、碎片化的城市时,如何理清思路并建立宏观视野是最为关键的。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我和团队抛开一切,将城市简化为五种要素,让年轻建筑师们从零开始,如同古人一般,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自己的理想城市。”
展厅现场-古代城邦
除模型展品外,展览还配有一个城市集锦短片,该片从30多部电影和多个游戏中挑选出城市场景并将其有机组合,以探讨现实城市和虚拟城市间的关联。“五城纪”策展人、媒体人邬钧宜认为,电影和游戏不只是对真实空间的重现,也创造出一个虚拟空间,影片中的城市镜头让观者成为了城市的“审视者”和“游荡者”。
“五城纪”策展人、媒体人邬钧宜
“电影和城市是一种虚拟对真实的复制和转化。如今的消费社会制造出大量的拟像,且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空间,电影、游戏中的城市形象,正不断影响着我们。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电影中的虚拟城市,和现实中的城市将融为一体。”
邬钧宜指出,城市归根到底是一个生活的容器,在城市设计中更要关注到生活的点滴细微,从人本出发。
展厅现场-网格城市
展厅现场-灾后城市模型
两位策展人表示,“五城纪”对于建筑设计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来说,都有现实意义。“模型部分能帮助建筑师脱开现实规则制度,摆脱基地的限制,重新思考下什么是城市,其本质是什么。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展览本身的结果以及视频中虚拟的城市让大家看到城市多样性,拓展思路和视野,建立对城市的基本认知。”
展厅全景
策展人向开幕式嘉宾介绍展品
此外,在展览期间,五城纪策展团队还将在每周末举办工作坊,如邀请“七月合作社”主理人、“80后”青年才俊康恒,与大家探讨城市与园林的演变;张凌霄、周隽罡、李驰、王克明、王嘉毅等建筑界专业人士,讲述自己的“城市记忆”;特邀前《看电影》杂志副主编、媒体人金秋野,带领大家“跟着电影看城市”;同时,策展方亦联合上海摩艺画廊的荷兰艺术家Wessel Huisman,为大家分享他画笔下的空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