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的红会公信力建设
高解春
《中国红十字报》的“公信力建设在路上”栏目已刊登笔谈十余篇。诸多红十字人、专家学者阐述了公信力的定义、内涵;红十字会公信力建设的现状、必要性;结合各地红会和核心业务案例的公信力建设示范……。然而,“网络事件”后的中国红会的公信力建设的切入点究竟在哪?什么才是中国红会公信力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或许应该有一些新的思维和寻找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公信力是社会对以一个组织的认可和信任度。一个组织,尤其是红会这样一个群团组织的公信力,与法律保障、职业素质、舆论宣传、公众的知晓、认同、参与程度密切相关。但诸多调查显示:信息不够公开透明、运作不够规范是中国红会公信力负面的最大软肋,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强化管理是中国红会公信力重振的主要突破点。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同时,互联网思维下的信息化建设,或许是中国红会公信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移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工作、管理、业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时代,公众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红会这样一个群团组织的行为必须要受到多元主体的评价。其常会得出混沌、复杂、难以驾驭的评价结果;而互联网传播的快捷性使这种未必正确的认知被瞬间传播而对公信力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或许要打破我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甚至颠覆我们的许多思维习惯,以互联网思维来寻找适应时代的方式构建红会的公信力。
互联网时代,红十字会公信力的对象、公众关系、知晓途径、认可标准、参与方式都有相应改变。正确认识这种变迁趋势,并依据互联网思维作相应改变,是互联网时代红会公信力建设的要点: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交流更为容易和便捷,必须利用互联网平台,使红会的各种信息能让公众实时关注,才能适应红会公信力评价主体已由组织内、上下级向多元化、多角度公众评价的变化;互联网时代,要求对红会组织的舆情反应有高度的敏感性,要充分应用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APP、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手段,针对性地与公众及时对话,以正视听;互联网时代,公信力的提升已打破传统的在建立社会秩序、习俗和价值观基础上的政府权威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公众的说服能力,红会更应该利用互联网引领公众话言权,分析公众对红会的需求、提升人道服务质量;建立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监督和评价指标体系……
互联网思维下的红会公信力建设,首先要求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将红十字会工作的各项信息通过信息库、信息平台,达到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公众间的信息共享。目前各地红会广泛应用的捐款金额、时间、项目的实时公示、救助对象、项目、金额的明细公开,都是红十字会工作公开透明、公信力提升的倍增器;各种救灾物质、备灾中心的仓储联网、区域内备灾物质的实时调拨、信息共享;救护培训、志愿服务的实时记录,将使红十字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管理更为科学;在互联网红会信息共享基础上的无偿献血、遗体和器官捐献、社区红十字会工作、红十字会员管理等各项工作的量化分析、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使红十字会工作的科学管理有了大数据分析的决策依据。在互联网思维下,全国红十字会信息联网共享,建立各级红会、红十字志愿者、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共享的红十字会工作信息库,是红十字公信力建设的必备基础。
互联网思维下红会公信力建设的另一个概念是移动红会。移动技术实质上是把互联网红会的终端从计算机端转移到移动设备,即通过PDA、移动电话、卫星通信来提供红十字工作信息和红十字会人道服务。各地红十字会可以通过无线WiFi、云端信息、移动数据处理等技术来开展各项工作,达到方便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受助者参与、提高人道服务质量的理想效果。目前各地红会的APP、微信、公众号、微博,使公众可以便捷地在手机上完成捐款、捐款信息查询、红十字会信息获取;受助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与红十字志愿者网上互动;红十字工作者可以在手机上获取各社区、各红十字服务站的志愿者、红十字核心业务的开展情况和工作内容;红十字会管理者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各地红十字会工作业绩的量化分析、掌上办公……。移动设备的便捷和空间延伸,将使公众对红十字工作的知晓更加客观、认可大大提高、参与更加便捷,是互联网思维下红会公信力建设事半功倍的神器。
在互联网思维下,将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结合,以条形码智能识别、健康远程监测设备、手机远程呼唤为代表,利用3G、蓝牙、WiFi等移动通信,使红十字志愿服务时间、地点的实时录入、救护培训人数统计和身份认定、受助对象的远程监测和呼唤更加精准;使公众对红十字工作参与后真实记录、荣誉激励等有更加可信的获得感。
总之,在互联网思维下的红会公信力建设,以互联网、移动技术、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效途径。在互联网红会这一新生事物被高度肯定和趋势共识的同时,更需要一批务实的红会人,从互联网红会的框架设计、异构共享和标准化建设结合的数据夯实、传统工作方式向互联网红会工作方式转变、红十字工作模式创新和内涵拓展上不断探索。
(作者系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