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传播与国家治理论坛暨第二届互联网与社会论坛举行 “2017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发布

02.12.2017  20:02

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共同体相互连接的形式,创造性地革新了我们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视角,切实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议题。互联网以怎样的姿态进入国内各学科研究的视野?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哪些新的态势,有哪些新的进展?2017年中国网络空间具有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向?社会实践层面,网络治理和数字政府实践获得了哪些创新突破?

嘉宾合影

2017年12月2日,第五届传播与国家治理论坛暨第二届互联网与社会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上述问题被一一提出、讨论。论坛上,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从共青团中央互动社交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到广东、河南、江苏、宁夏、山东、上海、北京、浙江等地方数据发布、网络治理、政府回应等案例名列榜上,代表了中国政府网络理政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创新方向。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出席会议并致辞,政界、业界、学界近百名嘉宾出席会议。

网络理政十大案例颁奖主会场全景

发布十大案例,探索中国网络理政创新发展

据介绍,“2017中国网络理政十大案例”的评选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来自高校、媒体和政府的学者、记者和官员向网络理政研究平台推荐或自荐案例。第二阶段,由网络理政研究平台组织专家,对推荐案例经过反复斟酌讨论,从中筛选推荐20个待评候选案例,涵盖了网络安全、网络服务、数据公开、网络沟通、危机应对、网络协商等各个治理面向。第三阶段,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专家对候选案例在创新性、重要性、参与度、治理效果和可推广度等五个方面进行通讯匿名打分,最终决出排名前10位的创新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运用互联网提高行政效率、服务公众、回应社会需求等方面的成效。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给十大案例颁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给十大案例颁奖

项目执行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网络理政中心副主任沈国麟介绍,“网络理政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互联网,实现公共事务有效治理、公共利益全面增进的活动与过程,也就是运用互联网治国理政。这次希望通过创新案例的评选,推动政府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探索创新,实现数字治理,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据了解,复旦大学于2016年推出了第一批十大网络理政创新案例,今年是第二届,今后每年都将举办中国网络理政创新案例的评选。

据介绍,本次评选出的十大创新案例体现出了中国网络治理创新方面“开放数据服务,探索大数据战略治理”、“强化协同参与,探索多元主体共治”、“政民互动,实现社会自管理与政府公共管理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互联网+”新模式”的四大特征。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给十大案例颁奖

突出“学科融合”,描绘互联网与科学新版图

本届论坛突出“学科融合”的特色,邀请了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法学、计算机科学、公共管理学的专家学者展示人文社会科学和理科对互联网的研究成果,探索互联网研究的新前景、新路径,勾勒出当前互联网与科学新版图。同时,来自国内网络理政、政务一线的政府官员以及媒介精英也分享了互联网在社会治理和媒体实践中的新探索和新进展。

开幕式上,燕爽指出,讨论互联网与学科版图,正好是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契机。中国是世界互联网大国,在互联网实践上走在世界前列,在学科构建上,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实践材料,中国学者要有充分的自信心站在互联网时代学科构建、学科重塑的前沿,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走到学科创建的中央。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致辞

陈志敏介绍了复旦大学在过去几年中将互联网研究与各学科研究相结合取得的成果。他指出,以互联网问题为导引,通过问题的解决,把新方法和理论纳入到学科建设当中,可以拓展传统学科,也能够开辟学科交叉的广阔新领域,从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双一流学科建设。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志敏致辞

米博华认为,本次论坛聚焦互联网与学科建设,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先进性的重大课题。互联网的时代,无论人类的精神世界还是生活方式都会发生重大改变,我们对互联网的了解、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将可能助力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也将对国家治理提出极其严峻的挑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哲学、新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媒体实践的一线专家学者就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讨论。

提及2017年中国网络空间的基本格局和基本态势,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教授指出,以BAT为代表的民营新媒体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影响力上较传统媒体更具优势,网络空间各领域的垄断态势已经形成。社会舆情方面,网络舆论开始摆脱对传统媒体依赖,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阵地。以高学历、中等收入为特征的中间阶层已成为网络舆论场的主体,理性关注教育、医疗、环境、安全等社会议题。新技术层面,网络智能化发展迅速,个性化推送、机器人写作、大数据等正在重构新闻实践面貌,知识学习和生产的传统方法将被颠覆。互联网治理层面,政府继续积极推动网络空间的治理工作,建设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主旨演讲

互联网沟通全球,网络研究也更需要全球视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在回溯20世纪人类全球意识逐渐形成的历史的基础上,认为全球互联构建的“地球村”并不是一个平稳的有机体,相反变得更加不平稳,世界正日益分裂成迥异的各个部落。他将互联网比喻为全球大脑,即遍布星球的信息通信网把所有人和他们的制造物彼此相连。人类在面对日益凸显的存在风险时,需要发展星球层面的视角,也需要警惕政府和大企业成为互联网的主导力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主旨演讲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探讨了互联网时代道德建设的一种路径。他认为在人类交流过程中,身体性和文化限制不会被互联网所改变,“信赖”仍是互联网时代保持社会道德的重要因素。透过对日本学者和辻哲郎的空间伦理学的解读,徐英瑾教授认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从一开始就离不开对于空间性的构建,网络空间道德必须结合资讯传播的管道来进行。“熟人”之间的信源追查活动往往可以在不借助于技术手段的情形下进行,传播技术的物理性失效反而不会造成德性的明显堕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主旨演讲

互联网技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杨珉从当前频发的网络诈骗事件出发,认为这些事件背后的技术本质实际上是一个平行于真实空间的网络空间的形成和技术广泛使用导致的账户信息、位置信息和财务信息等隐私数据的失控,他建议通过加强用户教育、明确责任主体、提升互联网治理和严厉惩治犯罪等方式来改善移动互联下的数据泄露和与之相关的网络诈骗问题。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杨珉(973首席科学家)主旨演讲

大数据的发展为传播学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对学科整合和学科边界的打破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回顾了已有的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大数据传播研究,提出全样本基础上的网络行为研究、过程追踪式的网络舆论研究和融通网络数据及现实数据的多元空间研究是未来大数据传播研究的三个重要面向,同时,在研究中,要努力将数据驱动和理论驱动并置,跳出传播研究的视野局限、建立多元空间的思维重新研究互联网社会。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院长)张志安主旨演讲

传统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依然是传媒界关注的热点。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李泓冰副社长分析了人民日报近年来的融媒体转型实践,指出近5年来,人民日报逐渐适应互联网传播模式,在满足公众观点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也更加重视满足公众互动和参与性需求,也学会了卖萌,赢得一大批年轻受众,从而提高了传播的到达率和时效性,扩大了观点的传播影响力,在网络媒体的“围追堵截”中成功实现 “逆袭”。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下设七个分论坛,十四个讨论模块,分别就“互联网与哲学”、“互联网与政治”、“互联网与社会”、“互联网与新闻传播”、“互联网与创新治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