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海底发现二战时期航母 曾用于原子弹试验

21.04.2015  06:40

沉没前的美国海军“独立”号航母(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美媒称,科学家们发现一艘几乎完好无损的二战时期美国航空母舰,该航母数十年前曾被用于原子弹试验,之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近海一处秘密地点被凿沉。

  美联社4月17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对美国海军“独立”号航母定位并拍摄视频,作为给旧金山金门大桥外海域中约300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沉船绘制地图工作的一部分。

  一艘远程遥控小型潜艇拍摄的图像显示,“独立”号耸立在位于距法拉永岛约3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处的近海海底。机库中还可以看到一架飞机。

  “独立”号在二战期间于太平洋执行作战任务,并在1946年比基尼环礁两次原子弹试验中被用作靶舰。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科学家詹姆斯·德尔加多说:“该舰在太平洋打过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此后遭遇两次原子弹轰炸损毁。

   独立”号在受损的情况下仍继续航行。在该舰停靠旧金山时,美国海军用它来进行消除放射性污染的研究。

  由于担心受损的“独立”号航母会在旧金山附近沉没,美国海军在1951年将其拖至外海凿沉。军方未公布航母沉没地点。

  科学家说,污染几乎不会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因为航母位于2600英尺(1英尺约合0.3048米)水下,距岸边30英里。德尔加多说,潜艇及用于检查该航母的工具均未显示任何辐射增加的迹象。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核工程教授卡伊·维特尔说,该舰曾对其经历核试验后停泊的旧金山造船厂的工人构成严重威胁。

  维特尔说:“不过现在对公众的威胁极小。海水是十分有效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