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乡村女医生"真贴心" 村民盼更多年轻人加入乡医队伍

16.12.2014  09:14

  东方网12月16日消息:在中国的农村,有一群“家门口的医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植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乡村健康守护人”,乡村医生的工作琐碎、平凡却又不可或缺。近日,记者走近毕业于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扎根村级卫生室的“85后”新乡村医生朱晓霞,不仅亲耳听到村民们对她的交口称赞:“没架子,对老百姓是最贴心的,政府要多鼓励!”同时也倾听到她自己的心声:“不想做‘独苗苗’,希望多一点‘新鲜血液’走进来。

   村卫生室新老结合,天天热闹得像在开会

  浦东书院镇中久村卫生室,位于村中间的一座小院里。院子北面是成片的稻田;南面临河,河对岸是成片的农田。目前担任卫生室室长的朱晓霞1988年出生,是位开朗爱笑的长腿姑娘。她的两位同事严勤妹、朱关根今年都已69岁了,属于退休返聘过来的乡医。这种“新老结合”的乡医组合,在上海的村级卫生室非常普遍。

  11月7日7:45,记者赶到卫生室。75岁的村民严凤珍第一个守在院门外等着配药。她查出血糖高有10年了,当天想来配两种药,“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在村里卫生室看病不要挂号费的;100元的药费,个人只用出20元。今天我要配吃一个月的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分散片,合起来还不到10块钱。

  8:00,朱晓霞打开卫生室的门,来看病配药的村民络绎不绝。换好白大褂,她和朱医生、严医生脚不沾地地忙起来。村民们操着浓重的乡音,除了询问如何吃药和调养身体,还说说笑笑地讲些村里的事。一时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挤了十来个人,气氛很热烈,如同在开小会。

  记者粗略统计,一个半小时里,共有23位村民来就诊。朱晓霞笑着解释:“正好赶上月头,药还没进来,病人算少的。我们卫生室平均每天的门诊量是50多人。”果然,12月11日的门诊量就达70人。除了守在卫生室里接治病人,作为村民们“家门口的医生”,朱晓霞还经常骑自行车上门探望病人,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量血压,给“大肚皮”讲解孕期保健知识等。9月4日,她来到患病的村民朱老伯家,一家人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她坐在堂屋里,给朱老伯量血压、数脉搏、听心跳,将信息填写到医疗档案里;并亲切地询问其饮食起居,提醒他吃东西要口味清淡些,按时服药。

   顶住压力,成为被村民信任的“小朱医生

  朱晓霞是书院镇路北村人,小时候受凉感冒了,家人就带她去看赤脚医生,“我至今还记得吃药打针的情景,觉得医生很了不起”。

  2007年,朱晓霞参加高考。恰巧在那一年,原南汇区卫生局根据上海市相关文件要求,决定加强新一代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于是,本来就对乡村医生这一职业“有感觉”的她,第一志愿便填报了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乡村医生方向。然而对于毕业后要分配到村级卫生室工作,当时家人是有不同意见的,“父母觉得好不容易考出去,怎么还要回到农村来?

  顶着压力,朱晓霞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2010年7月到书院镇卫生服务中心报到,先后在路南村、棉场村卫生室工作,2012年11月26日来到了中久村卫生室。

  “刚来到中久村时,村里的病人里老年人居多,老人特别认人,所以对老医生比较信任。”面临困局,朱晓霞没有急躁,而是认真地向两位老同事请教,了解村里病人的整体情况。中久村的本地居民有3800多人,其中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村民有700多人,糖尿病患者近百人。因此,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成为村卫生室的工作重点。不少病人半个月左右来一次,配药、量血压,顺道再和乡医聊聊天。

  一次,有位65岁左右的高血压病人来配药,说要配一种她长期服用的短效降压药。“她坐下后就说有点头晕,我就让她休息了一会儿,然后量血压,结果是上压180,下压100。”见血压这么高,朱晓霞建议这位大妈换一种比较便宜的长效药试试。大妈不肯,坚持要配原来的药,可巧那种药没有了。于是,朱晓霞给大妈配了吃一个星期的新药,讲好“没效果再换其他药”。一周后,大妈又来到卫生室,一量血压,高压只有130了。原本对朱晓霞的水平半信半疑的大妈,一下子成了义务宣讲员,对其他老人讲:“去找小朱医生吧,她配的药特别灵!”还真有患者赶来,指名要换服那种药。朱晓霞连忙解释,每人身体情况不同,不能偏信“一招灵”。

  老人通常都很节俭,觉得剩菜剩饭扔了可惜,都要吃到肚里,长期的不当饮食习惯会引发血压升高,有时还会导致腹泻;还有的老人明明血脂高,却偏偏爱吃肉,肉汤舍不得倒掉,用来拌饭吃。对此,朱晓霞会在这些老人来配药时主动和他们拉家常,进行生活方面的科普。“只说一两遍不起作用,我就一遍一遍地同他们讲,他们听得有道理,也就会采纳,慢慢改变习惯。

  对于在村卫生室工作的四年多,朱晓霞表示很满意,“接触的都是实打实的东西”。“日子久了,老百姓信任你,需要你。”这让朱晓霞内心有了一种归属感。最近,她应邀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们交流,她的主讲关键词就是“信任”:“工作即将跨入第五个年头,谢谢教师授予知识,谢谢领导给予栽培,最应该感谢的是一路让我成长的患者!

   乡医队伍严重老化,盼多点年轻人加入

  “‘赤脚医生好阿姨,一顶草帽两脚泥……风里来、雨里去,看病认真又仔细……’这首歌,在上世纪70年代家喻户晓。乡村医生对老百姓是最贴心的,没什么架子。老百姓和他们随便讲话,比较亲切。”当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小朱医生”,经常来卫生室量血压、配药的62岁村民黄龙官打开了话匣子。“朱医生(朱关根)、严医生今年虚岁都70了,身体不错,但两人都有高血压。有时看他们三个人都忙不过来,的确需要更多的接班人!

  三个多月里,朱晓霞在与记者交流时,唯一一次收敛笑容,也是因为谈到了新乡医队伍的“人荒”:“几年里,我一直是棵独苗苗,直到今年7月才又分进来一个学妹。真希望多一点‘新鲜血液’走进来!

  书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医生管理科科长陈国军,一边对朱晓霞担任中久村卫生室室长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一边掰着手指头,连连摇头称“缺人”。他介绍,书院镇共有14个村级卫生点,乡村医生队伍严重老龄化,“有8个没退休的老医生,年龄都在50岁以上;返聘的老医生有24个,年龄大多在65-70岁之间;只有两个定向培养毕业的新乡村医生。”当记者问及书院镇新乡医队伍有多大缺口时,陈国军脱口而出:“我这里急需20个,给我30个也不多啊!”书院镇的乡村医生现状,其实也是整个浦东新区的一个缩影。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4年9月,全区设有319所村卫生室,共有工作人员874人,其中具备行医资质的乡村医生764名(含退休返聘290人);乡村医生平均年龄53岁,其中50周岁以上515人,占乡医总数67.4%;“老化相当严重,5年内缺口约200人”。

   10年2000名新乡医铺平疾病防治“网底

      有关新乡医队伍建设,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日前告诉了记者两个“利好”消息:第一,继嘉定、闵行、崇明、瑞金北院之后,周浦医院与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今年11月签定协议,成为该校的又一临床教学基地;第二,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委培乡村医生专业的招生范围,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扩大到了“三校生”,因此2014级在浦东新区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乡村医生方向的新生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主任秦啸龙表示,打造一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新乡医队伍,是实施理想化分诊、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整个社会医疗成本的重要之举。截至今年9月,该校定向培养的新乡医毕业生为569人,其中浦东新区有74人。

  作为该校定向委培新乡医中的佼佼者,朱晓霞被临床医学系副主任秦建晔亲切地称为“大侠”。秦建晔希望学生们能够守住信念,发挥“蚂蚁过河”的精神,踏踏实实地为村里的老百姓做实事,与此同时,还要坚守好预防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对此,秦啸龙也表示,“乡村医生的订单定向培养方式,以及将在2015年全市推进的‘上海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实事求是地解决民生需求的有效方式。今后,各郊县的农村医疗结构将更加合理,而乡村医生也有了自己的职业上升空间。”他还充满激情地畅想,“已经毕业的这些同学正在逐渐改变着乡村基层卫生的面貌。再过10年、15年,他们肯定都是乡村基层卫生或社区基层卫生的骨干!学校目前每年毕业生约150人,最多10年的时间,就能有约2000名生力军进入上海乡村基层卫生的领域,就可以铺平全上海疾病防治的‘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