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让农家乐告别“没文化”
这几年,上海郊区的农家乐遍地开花,目前年接待能力在万人以上的农业游景点已超过100家。但不少市民却感叹,与浙江、云南等乡村游发达的地区相比,沪郊农家乐景点大同小异,大多“没文化”、“没乡愁”,最多就是吃一餐农家菜。
沪郊农家乐该如何走出这样的尴尬?在偏远的浦东临港地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葵园农庄,悄然形成一种“农家乐文化现象”:开张仅4年,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周末和节假日一房难求;而海碗菜、浦东民居群、叶辛文化馆等吸引市民前来听故事、找乡愁;一批批文化名家也将农庄作为休憩、创作的场所。
“市民一再前来,是冲着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乡愁文化。”本市农业旅游专家表示,只有培育鲜明文化个性,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
海碗菜,让市民吃出乡愁
特地赶到郊区吃顿饭,没有特色怎么行?所以,农家乐首要制胜法宝,还是“吃”。
在葵园农庄,一个被高高托起的巨大“海碗”,特别醒目。许多游客前来葵园的目的之一,就是品尝这里的“海碗菜”:一只直径45厘米的大海碗,内盛以七八种海鲜或河鲜特别烹饪出的特色菜,味道独特,寓意丰富。
海碗菜曾是上海沿海一带民间宴席的热门菜。过去,浦东沿海地区的人们多以出海打渔为生,每每出海归来,都会聚在一起,把荤素搭配的各种食料放在一个锅里煮熟,然后再用一只大瓷碗盛出,大家共同享受。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渔民在海上打渔时,常把几样荤素菜盛放在一个大碗里,船上人共同食用,意为团结。
去年下半年,葵园正式复原并推出“海碗菜”,包括河鲜海碗菜和海鲜海碗菜2种。为此,农庄还特制了一只只大海碗,并在各种菜的搭配和烹饪上反复试验。目前,当地政府已在为复原的“海碗菜”正名,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餐饮行业协会也拟将“海碗菜”列为地方特色名菜。
吃着鲜美的海碗菜,回味旧时渔民生活——这可是一般农家菜肴无法提供的滋味。
近年来,市郊部分农家乐在菜肴上动足脑筋,挖掘出了不同的地方特色,比如金山嘴渔家菜、淀山湖河鲜菜、崇明三岛菜等,让市民游客吃出不一样的“乡味”。但更多农家乐菜肴,还是难以让人“找回儿时的味道”。
老宅群,再现儿时生活场景
眼下,沪郊部分乡村景点在“乡愁文化”上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建起了小木屋、老土灶、水车等,但符号化的色彩浓厚,离“打动人心”还有点远。但到了葵园农家乐,市民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农庄里,种植了几百亩的露地蔬菜,包括丝瓜、黄瓜、青菜、豇豆、空心菜等,都是跟着季节生长的“时令菜”,特别好吃。市民进入种植区,可以“随意”采摘,最后再结账。不仅如此,农庄还请来民间手艺人,设立了豆腐作坊和蜂蜜作坊,现场制作香干、豆腐、蜂蜜等,引得一拨拨市民驻足参观、品尝。
“我当过多年的海员,对乡愁的体味更深。”葵园主人马引国告诉记者,这两年,浦东许多村镇正面临拆迁,他抢救、搜集了10多栋浦东特色的老民居。去年,曹路镇实施大动迁,一处晚清时期的宋宅面临被推倒的命运,一位老教师为此奔走呼吁:“千万不要拆!”马引国闻讯赶去,以高价收购了四合院里的40多间老宅。现在,小心翼翼分拆下来的老宅材料,都按编号存放在葵园里,只待择机恢复原貌。
接下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0多套浦东地区的老民居将在葵园里复原,沿着河道“再现旧时村庄”,也让人们重温儿时乡村生活场景。葵园还在积极申请筹建“大治河纪念馆”,希望能留住“上海最长人工河”的记忆。
耕读文化,让心灵闲在乡间
2道海碗菜、10多栋浦东地区老宅、一座大治河纪念馆……一位农业旅游专家告诉记者,一座原本普通的农家乐,因为注入了文化内涵,市民来了有看头,回去之后还讲得出故事,因而,葵园吸引越来越多人“一来再来”。
葵园还用心培育“耕读文化”,进一步让市民游客静下来、留下来,让心灵得到休憩、滋养。据介绍,葵园位于浦东书院镇,而“书院”这个名字,透露了当地重视“耕读”的历史传统。目前,书院镇正在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其展厅窗口和培训基地就设在葵园。上海乃至全国的书法名家也被请过来,并定期举办展览活动。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接下来也将把“叶辛文化馆”设在葵园,让市民游客可以细细品读他的创作故事和“知青文化”。
记者 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