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路的前世今生
乍浦路美食街位于虹口区西南部,南濒苏州河,依次北跨海宁路、武进路,并继续向北延伸与四川北路公园接壤。它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盛于90年代中期。
乍浦路作为上海最早的美食街之一,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上海饮食时尚地标,犹如今天的“新天地”一样。当初的崛起是因为这里能让上海人花较少的钱吃到较好的环境氛围,可在大堂吃也可在包房吃,可以吃小吃、家常菜,也可以吃高档菜,各取所需。港澳台媒体也曾把这里称作“微型”、“迷你”而“豪华”的餐饮一条街。但在经历了过往的兴盛之后,如今乍浦路的衰弱则让许多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夜露峥嵘的美食街
上世纪80年代末,乍浦路还是一条被石库门民居包围着的小路,当时,有一两家居民率先破墙开饮食店。谁料想得到,这一两家小饮食店把乍浦路带进了城市地标的境界。那时,上海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国有的,在餐位、菜式和服务上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许多上海人有节假日出去就餐找不到位子,就站在餐馆的桌子旁等别人吃完的经历。可以说,当时民营餐饮企业大量涌现的市场需求已经具备。
上世纪80年代的乍浦路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乍浦路美食街店家已经过百,而且店面装潢考究起来。乍浦路美食街现在是“白天不显眼,夜晚露峥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乍浦路美食街的由全胜转为衰落时期,那时候,一条小小的乍浦路上挤满了一百多家餐馆。而现在已缩水大半,只剩下30多家了,而真正上规模的,也不过王朝、珠江等十来家。
在当时,乍浦路民营餐馆一家接一家开出,这本身就已经是新鲜事了,而且这些餐馆不断翻新的菜式、灵活的价格、贴近性的服务,更是开风气之先,市民被其所吸引,也在情理之中。媒体的集中报道,更使乍浦路添上了迷人的光环。那时来乍浦路,不仅仅是就餐,也是享受一种氛围,体验一种时尚,就像今天的人们去新天地那样。
上世纪90年代初,有海外游客乘国际航班飞临上海上空,夜幕中的城池像是“熄灯”睡了,却见地面上一条“灯龙”分外显眼,客人问导游“灯龙”是怎么回事?导游答:“这就是我们上海有名的乍浦路美食街。”客人大喜,说:“下飞机后就去乍浦路!”
夜幕中的乍浦路
如果带着探究的念头走进乍浦路,必须在白天和夜里两个时段分别走一遍。如今的乍浦路,白天看上去更像一条商业小街,除了一家家饭店外,这里有药店、杂货店、超市、发廊、花店、水果店,再加上一家家服装店,真有点“百业兴旺”的意思。其实,乍浦路在夜里看上去更像是条食街,装潢考究的大酒楼霓虹店招凌空伸出,直到凌晨二三点钟,这些酒楼还人进人出,有刚吃罢夜宵的客人,有开始进生鲜货的店员。
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乍浦路现有两种戏剧性的街景。一是“大军舰”旁泊着“小舢板”。“大军舰”就是王朝之类的酒楼大哥大,挑高五六层,卖的是生鲜海鲜,“小舢板”就是一开间的小门店,看看店招,都是“兰州拉面”、“东北饺子”和“桂林米粉”。在乍浦路进餐,丰俭由人,此言不虚。
乍浦路的时装店
二是小服装店“瞄着”大饭店。在王朝斜对面,开有一间女装店,一间男装店。店老板说,当初开这两间店,就是“照王朝的牌头”,刚吃完饭的“客头”走出来酒酣耳热,很有购物欲望。尽管现在“公款消费”少了,但他的小店生意还“过得去”。
渐露疲态的老马路
乍浦路美食街因抢得市场先机成为宠儿,但这个宠儿“先天不足”。餐馆是一家家开起来了,但乍浦路的供水、供电和排污设施大都是上世纪30年代的“手笔”,而且已经普遍老化,每至用水、用电高峰,就会苦煞居民,急煞酒家,如要彻底改造,需要很大的投入,资金没有着落,所以只能在旧设施上动动小手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漂亮的门面、邋遢的后弄”是当时人们对乍浦路酒家的嘲讽,也暴露了乍浦路“美食地标”光环下的另一面。酒家的油烟、噪声和垃圾弄得周边居民大受其苦、不得安宁,当时居民和酒家间的矛盾很大。
街道派出的管理人员不停地在酒家和居民之间做协调工作,既要帮助酒家的发展,又要维护居民正常的生活环境,这个“老娘舅”不好当,尤其是后来一些酒楼老板因发展需要自发地动迁起居民来,协调工作就更费事了。好事多磨,乍浦路美食街最终成功动迁出一百多户居民,酒家和居民之间的矛盾,也在美食街的发展过程中大大缓解了。
乍浦路天潼路交叉口
说到乍浦路的交通,这是制约他们发展的最大瓶颈,而且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停车场一个没有建,海宁路至天潼路的乍浦路段成了北向南的单行线,不准停车,上下班高峰时段,自行车流、机动车流混成一股。面对这样的交通状况,不少人不愿再开车来“轧闹猛”,而有车一族正是餐馆消费的主流人群。
常言道:“风水轮流转”。时迁事移,乍浦路不再是市场的“宠儿”了。现在,乍浦路美食街的生存环境,不说是严峻,至少可以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申城现有30000多家餐饮企业,遍地开花,各种菜系、各种经营特色争奇斗法,竞争激烈。
随着城市的开发,像陆家嘴美食城、新天地这样的“美食市场新宠”登台了,乍浦路同时还面对云南路、黄河路、吴江路这些食街的激烈竞争。为了应时顺变,留住客流,乍浦路理性经营、灵活经营、规范经营的做法现在已成为店家迫切的内在需要。整条街的综合素质都在不断提高,“王朝”“珠江”两家还被评为“区文明单位”。
乍浦路虽然失去了往日占先机得到的优势,但靠着餐饮业主们的苦心经营,生长的空间还是有的。毕竟乍浦路名声在外、毕竟乍浦路上的名店拥有了自己的“回头客”,而且“回头客”占到70%以上。
璀璨的灯光多少修饰了乍浦路夜的轮廓,但白天一到,当霓虹灯光熄灭,乍浦路这条老街无不显出几许疲惫和沧桑。难得的是乍浦路上曾经和现在还留有许多上海早期的老建筑。
如今的乍浦路
如今乍浦路的饭店只集中在天潼路到武昌路这短短几十米长的马路上。入夜霓虹灯依旧闪耀,各种饭店的装潢布置留有20世纪的风格。不过这里依然有一种热闹世俗的烟火气,也许能够在乍浦路商海的起伏中挺立下来,说明这些饭店还有“绝招”。
蟠龙街就坐落在乍浦路南端。13幢房屋联列,建筑坐南朝北,平面为长方形,立面为欧式构图。北立面采用条形粗石贴面,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西洋建筑风格。最有特色是底层有排列整齐的半圆形券式拱形窗,外设木百叶窗避雨遮阳;楼上是落地平拱木门落地长窗,典雅规整。长廊前设一排呈几何形状的铸铁栏杆作围护,统长的阳台组成装饰性细柱敞廊。这幢建筑在乍浦路存在近90年了,至今外观基本依旧。
图为如今的毗连式双层公寓蟠龙街1--13号,砖木结构,1920年建造。北立面粗石饰面,底层半圆形券窗,入口两边饰爱奥尼柱,门楣饰三角形山墙花。2层阳台有装饰性细柱长廊,卷涡花饰铁栏杆。
如今修缮一新的这幢建筑古朴典雅,斜对着乍浦路口,让人再一次感觉到乍浦路不只是以美食闻名,更是一条历史底蕴丰厚,建筑色彩多姿的老马路。乍浦路上曾经有上海第一家发电厂——电光公司,有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还有日本佛教在上海最早开办的分院“西本愿寺”……
乍浦路455号,原为日本佛教庙宇,西本愿寺上海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