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一颗小行星以林元培命名

25.01.2016  12:57

对林元培这个名字,许多上海市民都不陌生。一座座令上海市民骄傲的黄浦江大桥与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他是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等桥梁的总设计师。

如今,宇宙中有了一颗“林元培星”。昨天,由上海市政府、何梁何利基金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举办的“林元培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沪举行。此前,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林元培星”。

能用我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我感到十分荣幸。”今年79岁的上海市政总院资深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语气显得很淡定。在他看来,那些大桥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有一次带孙子登上杨浦大桥,我对他说:以后爷爷不在了,你可以到这里看看,大桥上有你爷爷的影子。

做科研允许失败,做工程不能失败

林元培长期致力于斜拉桥和拱桥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建造,曾创造出跨度最大的斜拉桥世界纪录,成为在中国建成最大跨度钢箱拱桥的第一人。由他领衔主持的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和嘉陵江石门大桥、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等均创世界领先水平。

我设计的桥梁没有一座出过质量问题,这是非常幸运的。好比一个人打过100次仗,还能幸存。”林元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桥梁总工程师的责任很重,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评估风险,有时候是凭经验而非精确的研究结果来“拍板”,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常对同事们讲,做科研允许失败,做工程不能失败。”顺着这句话,林老回忆起设计南浦大桥的往事。

当时,南浦大桥主桥的设计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以嘉陵江石门大桥为原型的混凝土斜拉桥方案,另一个是以加拿大安娜西斯桥为原型的叠合梁斜拉桥方案。嘉陵江石门大桥是林元培主持设计的,而叠合梁斜拉桥,国内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当时我们推荐做混凝土斜拉桥方案,但在专家评审会上,专家们考虑到叠合梁的某些优点,决议做叠合梁方案。

心里有些忐忑的林元培派一些工程师去加拿大实地考察。结果,他们带回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安娜西斯桥已出现100多道裂缝!这说明叠合梁斜拉桥技术在国际上尚未成熟。然而那时,南浦大桥的钢管桩已经打下,不可能再回到混凝土斜拉桥方案。怎么办?忧心忡忡的林元培在春节期间前往加拿大,在安娜西斯桥上仔细察看,并用相机从各个角度将100多道裂缝全部拍摄下来。经过反复研究,他找出了问题所在,提出避免桥梁裂缝的方法,并决定更改设计方案。

这么一改影响很大,时任上海市长的朱基同志专门把我找过去,问我到底有没有把握。我回答说:有80%的把握。”因为这个更改方案需要实践检验,在桥没建成前存在20%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事实证明,林元培的方案是正确的。1991年,南浦大桥建成通车。经过20多年营运,南浦大桥至今未出现裂缝。最近由黄浦江大桥管理营运部门完成的“体检”表明:这座开创我国大跨度斜拉桥先河的桥梁,安全、稳定、可靠。

退居二线后的心愿:帮助找到“第七个问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一天晚上,林元培在黄浦江边坐了许久。世博园区就在他设计的两座大桥之间。东面是斜拉桥南浦大桥,像一把竖琴;西面是全焊钢拱桥卢浦大桥,像一道高悬的彩虹。在景观灯的照射下,大桥与江水相映成辉,让这位老人感到无比幸福。

如今,林元培已退居二线,但他仍在市政总院工作,研究桥梁工程设计的理论问题。“过去我主持设计时碰到过不少难题,虽然最后拍板定下的方案没有问题,但心里是有遗憾的。因为我是凭经验做决断,没有从理论上真正搞清楚,这种拍板存在风险。

为了给年轻一代桥梁工程师消除风险,林老乐此不疲地研究工程理论问题。而这,正是他的强项。“我读书时数学很好,梦想是做数学家。可惜那时家里穷,在敬业中学读高中时,爸爸让我转读敬业中学工科,毕业后进了土木工程行业。”土木工程的基础是力学,需要大量数学运算,这让林元培如鱼得水。近几年,年近八旬的他解决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例如,每座桥梁都有其颤振风速,在超过这个风速的环境下,桥梁就可能垮塌。业内对颤振风速已有系统研究,但在风速和车辆载荷同时作用的条件下,桥梁能承受的极限数值,长期缺乏研究结论。“经过这几年研究,我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已编写出计算程序。”林元培笑着说,“今后碰到这类问题,总工程师就不必反复纠结后拍板了,用计算机程序算一下就行。

林元培认为,要做好桥梁设计的风险控制,除了加强理论研究,还需要建立一个集聚全国知名专家的桥梁工程咨询机构。“桥梁设计最怕‘第七个问题’。你想到六个风险问题,做了充分预案,但可能存在你没想到的第七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要了你的命。”如何发现“第七个问题”?林元培建议成立由全国知名桥梁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并建立一个市场化运行机构,为国内桥梁设计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