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青春启航,寻海大之梦——安徽留守儿童来上海海事大学开展回访交流

16.05.2016  10:40

上海海事大学真的好大,而且很美,将来我一定要考到海大来,开着大船到海上航行。”站在上海海事大学中远图书馆前,安徽省太和县留守儿童丰玉豪小朋友道出心声。2016年4月23日至25日,来自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桑营镇爱心留守学生托福中心的13名留守儿童,在当地县妇联主席、镇团委书记及留守儿童托辅中心老师的陪同下,赴上海海事大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回访交流活动。

与海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本次活动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团委主办,由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青春启航实践团队承办。活动得到了上海团市委,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和阜阳市太和县妇联的大力支持。

留守儿童访校当日,青春启航实践团队的队员们组织他们参观了大学校园,从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灯塔,到图书馆、体育场和大礼堂,全方位感受了海事大学校园之美。

在航海模拟器教室中,一向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孩子们,体验到了在碧海蓝天中掌舵开船的新奇与欢乐,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航海模拟器也给孩子们带来最真实的航海体验,他们不禁兴奋地感叹“从来没看过海啊!真的就像在开船一样!

次日,在上海团市委的支持下,孩子们还参与到“留守儿童游上海”的活动中。我校青春启航实践团队组织老师与留守儿童们一同参观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和长风海洋世界从农村来到城市,小朋友们或多或少都有对城市的向往,这次“留守儿童游上海”之旅,恰恰让他们对城市有了更深的感触与渴望。

第三天,青春启航队员带领回访人员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回顾我校百年沧桑,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我校的印象和对大学的向往。整个行程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活动期间,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和法学院的领导、老师与回访人员在法学院119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全社会当前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发挥法学院青春启航社会实践团队在关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太和县妇联和桑营镇爱心留守学生托辅中心特意向海事大学法学院赠送了锦旗与书画作品,以此表达对学校和青春启航团队学生们5年来致力于关爱当地留守儿童的感谢。

此次座谈为过去五年来青春启航团队关爱太和县留守儿童项目留下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此关爱项目更好的发展画上一个充满希望的逗号。”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

留守儿童回访交流收获满满

三天的回访活动,很快在青春启航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与留守儿童们的不舍惜别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不仅让这些留守儿童们领略了大学校园的魅力,加深了上海海事大学与桑营镇当地的联系,更肯定了这些致力于帮助留守儿童的大学生组织的努力。青春启航团队有信心为留守儿童做更多善事,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正如在座谈会上留守儿童代表祝金钊这样说道,“感谢2012年起海事大学法学院青春启航团队的哥哥姐姐们走进我们,让我们有了巨大的改变。在我来到海大之前,我只是觉得上大学是为了家庭,但在我来到海大之后,哥哥姐姐的帮助以及海大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觉得上大学更是为了自己。

这次活动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上海是我的梦想之地,我以后要勤奋努力,考到上海来。

留守儿童对此次回访收获满满。甚至还有孩子的梦想是“要考进海大,进入青春启航。”携青春启航,寻海大之梦。他们的梦想或许就将在这里生根发芽。

报道链接:

实践团队5年坚持关注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青春启航实践团队自2012年成立以来,与桑营镇留守儿童托辅中心已有长达5年的实践情谊。队员们利用寒暑假期,深入“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县”——安徽阜阳太和县的留守儿童当中,与他们一起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在此期间,青春启航实践团队共为当地留守儿童募捐图书10000余册,文具用品和其他各类生活用品价值总计220000元,各种物资3000多公斤,直接受益者上万人次。除此之外,团队在当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教授国学、英语、跆拳道等课程,开展趣味运动会,在当地反响良好。

撰稿:刘直 摄影:领航记者团 来源:法学院 责任编辑:哈斯 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