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华东师大学者发现:上海“生命之土”仍持续积累 长江三角洲受侵蚀担忧暂缓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由长江的泥沙在沿海一带继续堆积形成,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水下三角洲堪称上海“生命之土”。自三峡大坝从2003年开始运行,来自长江上游输沙量降低了近70%,这一现象曾引起国际社会对长江三角洲将出现侵蚀的担忧。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让这种担忧有所缓解。
日前,《自然•科学报告》发表了一篇中国科学家的论文,显示自2003年建成以来,世界上最大的水坝——三峡大坝尽管对长江三角洲的冲刷和淤积可能会有影响,但对河口水下三角洲并没有造成人们预期的那样大的冲击。论文作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今后还将进一步开展长江三角洲水上水下部分的比较研究,以诊断水下三角洲的沉积和地貌过程在上海滩涂资源变化、水运资源的开发维护以及海岸侵蚀等中扮演的角色。
水下泥沙仍不断积累
这篇论文题为“侦探三峡大坝对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影响”,作者为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团队的戴志军课题组。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由长江的泥沙在沿海一带继续堆积形成,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水下三角洲堪称上海“生命之土”。自三峡大坝2003年开始运行,来自长江上游输沙量降低了近70%,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长江三角洲将出现侵蚀的担忧。但论文第一作者戴志军教授表示,研究表明,这片“生命之土”仍在持续积累泥沙。
戴志军告诉记者,在三峡大坝拦截泥沙后,长江河段受侵蚀的程度表现不一:如长江在洞庭湖出口的邻近下游河段和鄱阳湖出口的邻近下游河段,其受侵蚀的程度就远比三峡大坝邻近下游河段要轻,这说明了两大湖泊输出的泥沙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其出口邻近下游河段的侵蚀程度。
这篇论文第一次表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经历了高淤积(1958-1978)、轻微淤积(1978-1997)、轻微侵蚀(1997-2002)等阶段。而在2003年三峡大坝运行以来,虽然长江入海泥沙减少了近70%,水下三角洲还是再次经历了高淤积(2002-2009)。
目前的研究表明,上游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可能和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关联不大。戴志军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三峡大坝在一定程度减少了长江径流入海洪峰的频率,从而相应增加了陆海作用中海洋动力的权重——被洪峰冲入海里的泥沙减少了,相应浅海环境的泥沙增加。
沉积中心不停“兜圈圈”
研究发现,从1958年至2009年,水下三角洲的沉积中心一直维持每年增长约10cm的高淤积速率。对比三峡大坝建成前后的沉积中心淤积速率,变化不大。但水下三角洲的沉积中心却一直在转移,且呈现出让研究者们暂时还没找到答案的规律:沉积中心按照“南槽——北港——北槽——南槽”在“兜圈圈”。
这一规律让课题组感到很惊讶,因为在其他三角洲,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在沉积中心转移之后,原沉积中心就废弃了。课题组对此解释,在多种事件的影响下,长江河口的“分水分沙”很可能控制了水下三角洲沉积中心的转移。
三峡大坝影响不会一朝显现
在戴志军看来,人类行为对于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缓慢、渐变的过程,即使三峡大坝规模巨大,对环境的影响并非一朝显现。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大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调节,寻求新的平衡。因此,定期评估三峡大坝对河口水下三角洲的影响,十分紧迫和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变暖,极端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极端洪水、风暴和遥远的三峡大坝影响相互交织,这一过程会显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我们对三峡大坝带来的影响不应该是妄加揣测和联想,而是应该通过长期的动态跟踪监测,从地球系统的视角出发,用科学的方法和详实的资料来分析它可能带来的后果。”戴志军表示,科学问题是严肃的,没有事实根据的猜测只会带来恐慌和混乱。 阅读原文
来源| 文汇报 记者| 李征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