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助残送教20年 奉贤退休教师姜春元成为“义务家长”

14.10.2015  12:39

  尽管有不少街坊好奇地看着,但66岁的姜春元毫不在意,眼光温柔地落在脑瘫儿童小海身上,当着大家的面做了一个略显童稚的动作:双手平举,手掌上翘,单膝跪地,然后慢慢站起。“像不像飞机起飞?小海你来试一试,一定行!”尝试了几次之后,小海终于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旁人鼓掌叫好,姜春元的眼眶却红了,偷偷抹起了眼角:“这孩子很努力,不容易。坚持个三五年,也许可以完全矫正,我要和他一起加油!

  一个简单的动作要练很多天,两个硬币比大小也要教上几十上百遍……帮助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有时连亲生父母也未必能坚持。然而,家住奉贤区海港开发区的退休教师姜春元却把这件事坚持了下来,义务为脑瘫儿童助残送教20年,成了不少脑瘫儿童的“义务家长”。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姜春元一有空就会骑着自己的“老坦克”自行车前往脑瘫儿童家中,教他们生活常识,帮助他们康复。2000年9月,不幸的事降临到姜春元家中:他的孙女因高烧导致重度脑瘫。然而,孙女的遭遇没有让姜春元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帮助残疾儿童的热情:“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矫正康复了,他们以后也是正常人,我要为他们出一份力!”之后,姜春元开始自学康复专业知识以及帮助脑瘫儿童康复的特殊教育方法。近年来,姜春元一直固定为6到8名脑瘫儿童上门送教,每个孩子一带就是三五年。

  每天,姜春元除了照顾卧病在床10余年的父亲和中风的老伴外,都会坚持到至少一个孩子家中送教,最远的一家要骑车18公里才到。

  2009年,姜春元退休了,朋友劝他“该享清福了”,他笑笑;老同事看中他曾在学校兼任多年总务工作的经验,邀他帮忙管理公司,他婉拒:“脑瘫儿童的康复既是个精细活,也是个考验毅力的事,一旦停下就可能前功尽弃。孩子们在家等着我,我实在放心不下。”有的父母对自家孩子心灰意冷,姜春元却不放弃。一次,当姜春元来到四团镇平海村的智残儿童小珍家中时,却发现小珍已被父母送去了养老院:“我家经济条件不好,这孩子我们真的无心照料了,姜老师,算了吧!”听了这话,姜春元马上骑车去养老院看望小珍,并答应会经常去看她,随后回到小珍家里,劝家人将小珍接回。最终,小珍的家人被感动,将小珍接回了家,并经常给她做康复训练。

  在姜春元的悉心照料下,一些脑瘫儿童已有了好转。海港开发区平南村10组的小徐如今已能用简单的语言交流了,还学会了简单加减法;接受送教十多年的小朱,已经学会了基本自理,还能帮家里做简单家务……

  孩子的进步,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有时,家长会将自家种的蔬菜、自家养的鱼蟹送到姜春元家,姜春元大多都会婉言谢绝。实在推辞不过,他隔天就会将家里的草鸡蛋作为回礼送过去:“我帮助孩子可不是为了要回报,只要你们坚持给孩子做康复训练,孩子们能持续进步,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要将这件事坚持下去!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