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提高生态承载力 支撑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23.11.2015  18:0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随着市场繁荣、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义乌市越来越感到森林资源的可贵,也深刻认识到只有生态承载力足够强大,才能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全市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民生工程”,积极构建森林生态体系,全力打造宜商宜居绿色商城。2012年以来,全市新造林面积1791公顷。目前,全市拥有森林覆盖率达51.4%。

  高位推动,文化促动,森林城市全民共建

  义乌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实施,突出常态运行,全面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高规格组织领导。成立“创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四套班子领导坚持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参加义务植树。同时,把“创森”工作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镇街、部门,并将完成情况列入考绩内容,突出强化责任落实。

  高水平规划布局。编制《义乌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大力实施十大“创森”工程,努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市与森林水乳交融”的森林义乌。

  高投入落实建设。市财政在确保重点绿化工程项目资金的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森林村庄创建补助,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森林城市建设需要高位推动,也需要全民积极参与。义乌以“种树就是种文化”为出发点,使植树护绿成为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文明意识。

  创新载体引导市民参与“创森”。组织开展“爸爸带我去种树”“农村绿地认养”等活动;开通“绿色义乌共建网”,提供网上认种、认建、认养、认捐等服务;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凝聚全社会发展森林城市的共识。

  深入宣传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多视角、全方位的“创森”宣传,举办“3·12”植树节宣传咨询、“森林城市”杯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市民参与度。2012年以来,有28.86万人次参加各类生态科普活动,形成浓厚社会氛围。

  城乡联动,构建森林生态网络

  在“创森”过程中,义乌统筹推进系列工程,着力构建以城乡绿化为基础、通道绿化为依托、公园绿地为点缀的森林生态网络。

  倾力打造城市绿肺。通过城区道路和街头绿地绿化提档改造,利用违法建设拆后空地和闲置用地进行绿化等,打造城市林荫景观路系统。截至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加快建设森林通道。坚持“绿随路建”,完成绿化及改造长度411.5公里,全市现有道路绿化率达91.5%。同时建设水源保护林和风景带,完成绿化及改造长度84公里,目前全市水岸绿化率达92.3%。

  着力建好森林村庄。以村庄道路、庭院及公共绿地为重点实施村庄绿化,市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森林村庄创建。目前,累计创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39个、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9个,农村生态面貌明显改观。

  造林护林双轮驱动,切实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

  义乌始终坚持造林和护林“双轮驱动”,发展城市森林,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开展森林提质改造,推进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综合治理,依法治绿护绿,珍惜保护好每棵树木、每片森林。

  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并逐年增加补偿标准。目前,全市共有生态公益林51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59.3%。

  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对交通干线两侧、灾害高发地区、城镇周边等,实施森林抚育、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和环城生态风景林建设,培育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近年来,共完成林木改造提升6277公顷。

  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完善森林消防工作责任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体系;构建网格化、全覆盖、无盲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

  产业带动,不断提升森林经济效益

  义乌依托市场大力发展林业会展、竹木加工、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用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渠道,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兴林富民之路。2014年,全市林业产值达149亿元。

  做优做强林业会展。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政府主办的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行业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林业盛会,被赞誉为“林业奥运会”“林业广交会”。

  培育壮大林产基地。加快培育以义乌大枣为特色的干果产业带、以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带和竹产业带,目前全市经济林面积达7.4万亩。

  有效拓展森林旅游。充分借助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华溪、望道、德胜岩三个省级森林公园,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相继建成赤岸西海、上溪十里桃花坞、大陈九都风情等项目,积极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3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