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卫计委多次接到举报:消毒产品冒充药品宣称能治病
原标题:消毒产品冒充药品宣称能治病
图片说明:昨日,常德路益丰大药房,执法人员在检查消毒产品。
明明是消毒产品,却标注“会阴养生、会阴疗法、延缓衰老、调理各种妇科疾病及男性病、痔瘘等”;明明是用于人体特殊部位的非消毒产品,却标注“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记者昨日获悉,去年以来,上海卫生计生监督机构接到多起社会举报,并相继发现查处了包括“妙熏抑菌护理液”、“靓熏抑菌护理液”、“熏乐抑菌护理液”、“蕊葆熏蒸养生液”、“冰王抑菌喷剂”、“妇康圣茵sanalyn”“欧蒂儿妇洁宁抑菌剂女士湿痒洗液”等多件标识标签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抗(抑)菌制剂。这些产品标注乱象不仅扰乱了市场环境,还可能误导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市卫计委监督所透露,当前,在依法对违规违法企业予以行政处罚的同时,还建立了企业“黑名单”,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生产企业名单在上海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信息服务网向社会公示。
冒充药品为提高销量
昨日10时20分,早报记者跟随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常德路上的上海益丰大药房,在日化用品柜台,执法人员发现两款消毒产品存在标识不合规的情况。其中一款由重庆市海洁消毒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人体润滑剂”,并非是消毒用品,但外包装上却注明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渝卫消证字”230号。
另一款消毒产品“默氏靓甲王抗菌凝胶”,在其外包装上的2张使用产品前后对比图片,暗示了产品存在疾病治疗效果,执法人员当场指出:“消毒产品不是药品,不得标注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这样容易误导消费者”。
随后,执法人员向这家药店开具了谈话通知书。执法人员向早报记者透露,当前,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三大类。比如,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84消毒液属于消毒剂,消毒碗柜属于消毒器械,尿裤属于卫生用品。
“消毒液、消毒碗柜、尿裤等物品之所以被归类为消毒产品,大多是因为其具有消毒功能或者是已被消毒,最终目的是降低传染病的传播几率,这与能够治疗疾病的药品有本质区别。然而,有些消毒产品却常常被厂家宣传成对某些疾病有治疗效果以提高其销量。”
抗(抑)菌制剂不是药品
针对消毒产品市场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市卫生计生监督机构连续重拳出击,去年对246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发现了22家企业存在违法或违规行为,多为湿巾或纸巾生产企业,主要问题为生产或检验记录不全、产品标签标注内容与实际不符等。
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所还建立了不良记录名单制度,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生产企业名单在上海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信息服务网(jkcp.hs.sh.cn)向社会公示。
据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所透露,今年,卫生监督机构将以严厉打击抗(抑)菌制剂产品违法夸大宣传为重点,一方面重点检查产品标签说明书是否标注禁止标注的内容,是否违法宣传疗效;另一方面将对药房、宾馆、洗浴中心、医疗机构等抗(抑)菌制剂经营使用单位开展监督抽检。
市卫生计生部门提醒消费者:
抗(抑)菌制剂不是药品,不得标注高效、无毒、消毒、灭菌、除菌、抗炎、消炎、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预防性病、杀精子、避孕等。
消费者可以通过登录上海市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信息服务网查询经卫生安全评价备案的抗(抑)菌制剂及其他消毒产品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