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号文章称本月18个雨日 气象专家:定论申城"看海"为时过早

11.04.2017  10:13

原标题:有公号文章称本月18个雨日,“预测”4月“被雨承包” 气象专家:定论申城“看海”为时过早

这些日子全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甘肃局地降雪,云南局地高温,江南气温如坐“过山车”,华南大到暴雨……申城似乎也难以幸免。4月4日发布的一则题为“上海天气又要作妖”的公号文章广为流传。作者称,4月申城即将开启“看海模式”,气温跌宕起伏。本报记者发现,这篇公号文章的确摆上了不少数据,看起来“证据确凿”。比如,一张30天的上海天气预报图显示,申城4月有18个雨日。

真的是这样吗?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上海e天气”相关负责人张瑞怡表示,申城4月“看海”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没形成积水何谈“看海”?

非正规的天气资讯通常为了追求点击量而夸大言辞,比如该文章中的“4月被雨承包”“喜迎看海模式”。截至昨天18时,今年4月上旬的旬雨量(即10天降雨量)在40毫米左右,还不及汛期强对流天气下的一天累计雨量。而且,没有形成积水,何谈“看海”?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显示,从4月10日至19日的10天内,申城只有3个全雨日。未来一周申城也没有出现“看海级”的降水苗头,主要是多云和阵雨天气。

入春后,申城降水会逐渐增多,但是降水频繁不等于会‘看海’。”张瑞怡指出,非正规天气资讯在解读信息时,有时会因为不专业而出现认知差异,从而误导公众。比如,把不同日期中的极端最低和极端最高气温放在一起比较,以此衬托出气温变化明显,就会以偏概全。

预报时效延长,准确率降低

凭借一张来自官方的30天天气预报,能不能对当月的天气情况下定论?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8天至40天预报主要依据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客观预报系统加工而成,不会经过预报员主观订正。这种长期预报之所以存在,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种未来较长时段里的天气总体发展的参考,但并不能完全踩准每天天气变化的节奏。

根据中央气象台2016年的数据统计,我国晴雨预报准确率次日可达86.31%,48小时准确率84.33%,72小时82.54%,预报准确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哪怕是8天以内、看似简单的预报结论背后,都离不开丰富翔实的观测资料、复杂模式的计算、预报员经验判断下的校正和验证反馈改进的过程。但是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预报准确率不可避免出现降低。

为了方便传播,天气预报通常使用简短文字与图标,这种简化版在对复杂的天气变化的清晰表达上力有不逮。人们时常可以看到,从基本的天气现象描述到雨量级别,天气预报员会尽可能地贴近描述,比如:多云转小雨、阴有时有雨、阴有阵雨转多云,这些都表明了雨水在一天的时间内,或停或长、间歇连续的情况描述。面对影响较大的降雨,预报中都会补充提及雨量,例如阴有阵雨,雨量中到大雨(暴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