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企业家:为日企代工电饭煲成功 自主品牌为何遇冷?
原标题:上海企业家的困惑:为日企代工电饭煲成功,自主品牌为何遇冷?
财经作家吴晓波写过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说很多中国人到日本旅游后,带回了马桶盖、电饭煲等日用品,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近日,上海浦东松心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水清遇到了与之相关的困惑:他们为日本多个知名品牌生产电饭煲、电热水瓶的核心部件很成功,得到日资企业的认可,但生产自主品牌小家电后,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记者走访了这家民营企业,并采访了曾任杭州松下厨房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何吉民。
按日企要求花800万元建氧化线
松心电器在上海浦东新区,占地18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从1996年起,该公司与日资企业长期合作,为其生产电饭煲的内锅等部件,合作品牌包括松下、夏普、日立、虎牌、三菱、三洋等。由于产品质量上乘,该公司被松下等日企多次评为年度“优秀供应商”。从2013年起,他们为日企组装电饭煲、电热水瓶整机,并生产暖被护理机。
“到日本旅游,顺手抱一只电饭煲回来,已是流行了一阵子的‘时尚’。”吴晓波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我一度对此颇为不解:日本电饭煲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对于这个问题,杨水清表示:“日本企业重视过程,而很多国内企业只重视结果。”所谓重视过程,是指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要符合高标准,而不是只满足于把产品做出来,也不能为了控制成本而降低标准。
以电饭煲内锅的铝表面氧化处理为例,松心电器按照日企要求,花800万元购置了一套自动氧化设备。据介绍,这条自动氧化线的用电量很大,5台机器的总功率有15000千瓦,所以运行成本比较高,但日企要求必须使用这种设备,以确保电饭煲内锅的铝材不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与米饭接触,影响人的健康。杨水清说,国内一些电饭煲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化学膜处理方法,“在化学试剂槽里浸一下”,并不能有效地将铝材与米饭隔离。这种现象值得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重视,我国的电器安全标准比日本还高一点,但一些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卫生标准却有待完善,如缺少铝材表面处理、不沾涂料的行业标准。
生产高品质的电饭煲,除了要在各道工序上符合卫生标准,还要通过技术创新使产品达到智能化水平。微电脑控制、1.2公斤微压、立体加温“三位一体”,是智能化电饭煲的重要特征。“把米饭放入这种电饭煲,能让它们‘舞动’起来,煮完打开盖子后满屋子香味,每一粒米都被‘撑’开来了。”杨水清告诉记者。而不具有“三位一体”功能的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就会结块,味道也不香。很多人觉得米饭香不香、口感好不好,取决于大米质量,其实,电饭煲能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与电饭煲相仿,电热水瓶在生产过程中也要符合卫生标准,并使产品达到智能化水平。去年3月媒体报道,江苏省质监局抽检报告显示,市场上55.6%的电水壶存在重金属析出风险。其原因包括:壶内缺少防重金属涂层、不锈钢材质不合格。杨水清介绍,无沟缝焊接技术对电热水瓶、电水壶也很重要,它能让内壁没有任何缝隙,避免缝隙残留污渍对饮水造成二次污染。智能化方面,松心电器开发了日用型、母婴型两款电热水瓶。母婴型设置的温度有45℃、65℃、92℃,分别适合冲泡奶粉、婴儿辅食和母亲饮品;日用型则为咖啡、茶叶设置了不同的冲泡温度。
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市场抽查力度
为日本知名品牌小家电代工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后为何遇到了发展瓶颈?杨水清认为,很多国内企业只重视结果,为减小成本而降低生产标准,导致市场上低价无序竞争比较严重,挤占了高标准产品的市场空间。长期身处这种环境,国人对国产品牌小家电的信任度也就降低了,宁愿到日本带回其实是中国企业代工的产品。为此,他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市场抽查力度,并联合行业协会填补一些卫生标准空白,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方面。
何吉民表示,松心电器采用松下管理模式,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所以得到了松下等日企的认可。目前,国内一些企业生产的厨房家电质量不错,与日本知名品牌的差距不断缩小。当然,新的国产品牌需要市场培育时间,才能为更多消费者接受。何吉民也指出,一些日企在电饭煲等产品研发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多年来,他们在了解消费者需求及其内含价值的基础上,潜心研发,且产品做工精细,因而赢得了市场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