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进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体系

03.03.2017  20:0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不久前发文公布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下属的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中期复评,正式成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体系的一员。

2017年1月5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了对中心的中期复评。由上海高校张江协同创新研究院管委会主任李宣海、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薛明扬、上海市教委巡视员蒋红、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同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贺鹏飞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航等组成的专家组对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成立四年以来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在充分肯定中心成绩的同时,希望其按照有关要求继续深入建设,更好地服务并支撑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

中心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药学院,经过四年的建设与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具规模,初显成效。中心对接恶性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聚焦源头创新,对接市场需求,发挥在重大新药创制、行业情报研究、实验技术平台及商务合作拓展上的优势,积极开展校内外的项目合作和协同转化,所取得的多项标志性成果已经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药学院余科教授发现的1.1类抗肿瘤候选新药SCC-31具有完整知识产权,它通过阻断mTORC的两条信号通路发挥高效和高选择性治疗作用,对肺癌等多种实体瘤抑制活性确切。与国际领先的同类产品相比,SCC-31的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好。为推进这个候选新药的开发,中心不仅帮助余科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沈竞康研究员组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团队,加快研究进程,而且主动与企业对接,进行商务谈判,最终以1.3亿元的合同金额转让给山东罗欣药业。

紫杉醇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针对其难溶且现有制剂易引起严重过敏现象的弱点,药学院蒋新国教授突破跨国药企的技术壁垒,开发出白蛋白纳米粒制剂。中心通过发挥竞争性技术情报分析的优势,精准立项,解疑排难,协助完成了该新型注射剂的实验室研制并成功转化到扬子江药业。基于这个成功经验,中心进一步将这项关键技术的应用逐步拓展到其他产品的升级换代,为复旦大学与扬子江药业的全面合作赋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中心摸索出了“点—线—面”渐进且符合生物医药项目研发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将其复制推广。中山医院钟春玖医师从临床实践中发现苯磷硫胺对老年痴呆症具有治疗作用,中心发现后觉得有必要以“Bed—Bench—Bed”的方式发掘这个项目的药用开发潜力。在积极推动钟春玖医师对苯磷硫胺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同时,中心协助他创建了日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后期引资和开展临床试验做好铺垫。该项目已获得1.6类新药临床研究批件。

在四年的发展中,中心面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求,对其创新生态环境进行了一系深度的研究分析,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评述,包括去年底发表在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上探讨了我国创新药物可及性的论文。中心还承担了多项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委托的研究课题,为我国实施“大健康”战略积极建言献策。中心参与举办的“Bio-Forum全球制药创新战略研讨会”和“优化慢病管理、实现健康中国”高端国际圆桌论坛也已成为颇受关注的品牌会议。中心和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共同开设的《生物医药研发过程管理》培训课程更是受到新药研发管理人员的热捧,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期。

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成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体系的一员不仅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药学院对其长期扶持支撑的结果,也是中心团队成员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知难而上精神的体现。在新一轮发展中,中心将继续基于复旦,立足张江,放眼世界,服务全国,力争成为支撑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推进器”,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科教相长、协同育人”的参照系,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