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中心输出儿科资源,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今后大家说起浦东,希望能想到这句话:浦东,让儿童更健康、更幸福。”昨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疗联合体(浦东)”揭开面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江忠仪就这个全新医联体的架构、目标等接受记者专访。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疗联合体(浦东)”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核心,紧密结合浦东各级区属医疗机构,故又名“浦东儿科医联体”。这是上海最近提出“十三五”期间在全市构建五大区域儿科联合体的计划后,首个浮出水面的儿科区域医联体。江忠仪谈到,浦东的卫生体系覆盖上海市1/5的地域面积、1/4的常住人口,浦东探索儿科医联体将对其他地区有示范意义。
打造一张网,看病同质化
“浦东儿科医联体”以儿童医学中心牵头,联合浦东区属15家医疗机构,与此同时,为推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综合性医院儿科资源的专业协作 (小儿肝移植、儿童风湿病等领域),仁济医院亦加盟其中,构成“15+1”的医联体成员单位。
在刚过去的2015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全年门急诊量为151万人次,出院病人近5万人。与之相比,该医联体内其他15家的儿科实力确实羸弱:2015年它们的儿科门急诊量总和仅104万人次,儿科出院病人7317人。孩子看病就冲着三甲医院去的现象,从这组对比数据中可见一斑。
如何扭转这个局面?江忠仪称,“浦东儿科医联体”要做“三个统一”和“四个统筹”,即统一诊疗规范、统一专业培训、统一双向转诊;统筹医疗资源、统筹临床质量控制、统筹特殊检查、统筹健康管理。
儿童医学中心将首先对医联体内的200多名儿科医生、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也将派医生到下级医院带教查房、制定诊疗规范。与此同时,对儿科核磁共振等,儿童医学中心将牵头组建区域检验检查中心。“我们目标是打造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网格化的儿科医疗联合体。”江忠仪称,这将是一张覆盖三级、二级以及社区医疗机构的三级儿科就诊网络,据此逐步实现区域内儿科常见病诊治实力同质化,让孩子安心在家门口看病。
十年扶持带动兄弟医院发展
“浦东儿科医联体”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拉郎配”。早在10年前,儿童医学中心就向浦南医院、浦东人民医院、东方医院等输出儿科资源,带动区域儿科水平提高。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是浦南医院儿科。目前,浦南医院儿科的业务量占全院1/3,诊治病种齐全,该院儿科医生的收入甚至还排到过全院第3名。
江忠仪介绍,去年,儿童医学中心在健康管理方面试水更为基层的合作。去年4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浦东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启动“儿童哮喘防治管理计划”,该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将儿童哮喘的诊治放到社区进行长期管理。为此,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名医生、一名护士接受专门培训或到儿中心进修,并在社区配置雾化、肺功能检测等基本设备,开发App哮喘科普互动平台,设定患儿呼吸道感染年门诊次数、肺功能改善程度,以及家长误工、孩子误学情况等10项具体考核指标。为儿童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积累了经验。
“通过更为科学的管理办法让更多儿童常见病到社区治疗,让孩子就近看病,这也降低了医疗费用。”江忠仪称,此番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是结合以往基础,把合作内涵、覆盖面推向纵深。
突破还需制度与技术保障
目前,我国尚无成熟的儿科三级就医模式,“浦东儿科医联体”将怎么做、如何对接分级诊疗、以何为目标,这都受到业内关注。
在江忠仪看来,“浦东儿科医联体”不止是探索国外成熟的网格化就医体系,它还要对接浦东的发展大背景。“上海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等都将吸引大量高级白领来浦东,优质的儿科资源是吸引人才的一大条件。其次,迪士尼开业在即,孩子们纷至沓来,我们要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服务浦东儿童的健康。”
全面提升浦东儿科的服务水平与能级,这是“浦东儿科医联体”吹响的号角,也预示着这个全新的医联体将突破传统的医疗格局。走新路,要突破的不少,这都离不开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等。江忠仪谈到,互联网技术对医联体成员互联互通十分重要。比如,要实现区域读片与会诊中心、健康档案跨医院查询等,都需要网络技术支撑。“‘互联网+,技术将成为提高医联体成效的重要载体。”他说。
来源: 文汇报 2016.02.04 第07版 科教卫
原文: 让浦东孩子家门口安心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