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四分之一是小胖墩 吃得太好运动又太少

08.08.2014  11:43

  上海小囡体质如何?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日前出炉,上海首份新标准下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也将最快于9月公布。而据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连续五年有所提高。但报告同时开出几张“诊断书”:上海“小胖墩”比例在全国处于高位,超重和肥胖学生占比25%;小学生的耐力素质、高中生的速度灵巧素质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2012年肥胖率回升

  从2012年开始,上海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的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2012年度测试结果覆盖本市17个区县1494所中小学校的1271751名学生,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3个方面的21项指标。

  结果显示,对照国家标准,上海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89.2%,优良率为64.2%,这两个数字均连续五年有所提高。然而,体质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仍不少,首先便是居高不下的肥胖率。在2011年,本市学生肥胖率为16.9%,这是从2007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2年,肥胖率回升,达到17.8%,算上超重人数,四分之一的学生体重高于标准。其中,除了小学生肥胖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初中生、高中生肥胖率分别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据了解,新版标准将对体重评价方式有较大改变。从先前的身高标准体重改为BMI指数(简称体重指数)。相比之下,这一标准更为“宽松”。以身高169厘米,体重67.5公斤的大学女生为例,在旧版标准评价中属于“超重”,而在新版标准中,其BMI指数为23.6,落在正常范围内。在今年即将出炉的体质报告中肥胖率预计将有所回落,但这并非意味着“小胖墩”问题已解决。

  另一个现象耐人寻味,连续两年公布的报告中,高中生的达标率和优良率在各年级段中都是最低。其中,高中生在50米跑、立定跳远等速度灵巧素质方面表现欠佳,优良率和达标率分别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同时,各年级段的耐力素质优良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小学优良率下降1.7个百分点,高中下降3.1个百分点。

   21所学校开“运动处方

  不到1米74,体重已达91公斤,跑1000米要花上5分20秒,上单杠无法完成动作,这是静教院附校九年级学生小佳此前的状态。很快他收到一张度身定制的“运动处方”:每周2-3次在50米跑道跑走交替;每天上下楼梯跑六次;每天坚持10分钟跳绳;每天持续100次的俯卧撑、100次仰卧起坐。

  经过“运动处方”干预,小佳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1000米跑成绩进步到4分50秒,单杠能完成整套动作,跳绳从原来的每分钟120个进步到160个。从2008年起,静安区试点为体质薄弱生开个性“运动处方”,如今这份处方扩大到全区21所小学、初中。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丁燕告诉记者,每学期都会开出20—30张“运动处方”,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集中在肥胖上,在她任教的班级内,近三分之一学生有超重和肥胖问题,此外,力量、速度也是很多学生的“软肋”。接受干预的学生,每周参加四次早锻炼,每次半小时,包括兴趣活动、薄弱项目专项训练和集体身体素质训练。据区教育局统计,全区干预学生中,学生按处方锻炼后体质提高,有效干预率为70%。但丁燕有些遗憾的是,仅一半左右学生能坚持按处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