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乐库房老作品"出土" 学术研究潜力引关注
东方网10月4日消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12届学术年会聚焦中国流行音乐发祥地重新“发声”现象,探讨“中国歌曲与中国文化”
“你曾坐在红河的岸旁,我们祖宗流血的地方,送我们的勇士还乡,我不能和你同来,我是那样的惆怅。”日前,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举行的第12届学术年会“中国歌曲与中国文化”上,上海音乐学院彝族歌唱家杨学进与钢琴伴奏杨霖希,以艺术歌曲的形式重新演绎了最早的流行音乐《梅娘曲》。这首歌出自1935年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讲述了爱国青年华侨高维汉在抗日战争中负伤昏迷,爱人梅娘不顾父母反对,只身从南洋赶回祖国,声声唤醒心上人的动人故事。这部作品曲调凄婉而不失庄重,让人们听到了中国最初的音乐剧歌曲形态。有专家认为,上海老歌不只有《天涯歌女》,也有《梅娘曲》这样表达抗战的民族性作品,曲风多样先锋是上海老歌的重要特点,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祥地,上海应该研究这些重新“发声”“出土”的作品,研究它们丰富的音乐资源,也研究其中的艺术丰富性和学术研究潜力。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听众是从费玉清、蔡琴等港台流行歌手的演绎中认知这些作品,久而久之,上海老歌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歌’。”知名指挥家、作曲家屠巴海指出,作为上海老歌的发祥地,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这一海派文化的重要支流“失声”——既没有相关文献研究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也没有歌手对这一歌曲类型进行演唱探索。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勇曾于2000年至2008年间,从中国唱片厂上海公司库房中近万张老歌的铜质母版中整理出400首,配上歌词,出版相关书籍。在他看来,上海老歌代表的不只是一种怀旧情结,拥有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更多的展现了那个年代音乐创作者在艺术上吸纳多种外来文化,并与本土音乐进行融合对接的积极探索。
然而仅仅让老歌从库房里“重见天日”还不够,没有演唱者,老歌的艺术价值还只是停留在案头。近两年,杨学进在上海、台北等地举办20多场上海老歌演唱会,不仅勾起了老听众的回忆,也为年轻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音乐大门。团队还计划明年走出国门,在新加坡演出。结合自己的民歌演唱经验,杨学进不仅与轻音乐团合作以电声伴奏形式演绎,还尝试与民乐团合作改编。
文献有了,演出有了,如何在这之外,进一步扩大上海老歌的影响力,激发更多人参与到老歌的创作、改编、传唱和演出策划中,在论坛上也引发业界人士的思考。将于近日出版的《上海老歌精选》选取35首风格各异的上海老歌进行重新编配,把其演唱技巧纳入学术体系,希望以“教材”的形式,与学生和音乐爱好者分享,为日后的进一步挖掘提供理论基础和教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