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乡在中国——日本侵华战争遗孤访问团活动侧记
■ 记者 张佩沛
7月16日,北京市宣武区颐寿轩敬老院活动室,低沉的音乐声中,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用舞蹈重现70年前的历史:一场逃亡中,身穿鲜红色和服的日本小女孩被人群裹挟。转瞬,和服被花棉袄棉裤替换,音乐随之轻快起来……
舞蹈结束,舞者潸然泪下,观众热泪盈眶。
舞蹈名叫《中国妈妈》,表演者是平均年龄逾70岁的日本侵华战争遗孤。
7月12日,24名日本侵华战争遗孤及其家人组成的“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访问团回到中国,感念中国养父母的恩情。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在帮助日本遗孤查人转信、生活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多遗孤回国后,红十字会依然担当着中日交往的桥梁。
难忘养育恩
回首往事,71岁的铃木静子老泪纵横。
1945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叫“东京城”的地方,不满周岁的铃木静子被收养。他的亲生父亲在日本开拓团做勘察工作。日军撤退时,父亲无奈丢下了妻儿。铃木静子被中国家庭收养,养母沙秀清为她取名洪静茹。两年后,养母生下一个男孩,但母亲对她的爱从未减少。“我是幸运的,妈妈非常爱我。”铃木静子至今记得,虽然家境贫寒,但每次家里有好吃的,母亲总是给她留一份。
洪静茹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1955年4月的一天早晨,家里来了两名警察,问沙秀清是不是收养了一个日本孩子。偷偷看到这一幕的洪静茹没有做声,因为在她心里,沙秀清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1985年,已经有日本遗孤开始回国。这时,洪静茹已结婚生子,决定带领全家返回日本,母亲没有阻拦。
回到日本后,她改名铃木静子,保留了原名中的“静”字。30年来,铃木静子从未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她每年都要回国看望母亲,直到老人家2013年去世。她告诉自己的孩子:“虽然身在日本,但我们永远是中国人。”
架起友谊桥
73岁的中村惠子在舞蹈剧中饰演“中国妈妈”。她说,自己没有舞蹈基础,也不会表演,但第一次看到这个舞蹈剧时就被震撼了。“我们想用舞蹈剧还原那段历史,让观众多了解一些历史真相。”她说。
在颐寿轩敬老院,访问团遗孤们演唱了自己改编的歌:说句心里话,我有两个家,一个家在东瀛,一个家在中华;说句心里话,我时常牵挂,相隔在天涯,思念中国的老妈妈……
据介绍,回到日本后,遗孤们自发组织成立了“日中友好之会”,并注册成为一家非营利性机构。该团体一直致力于搭建中日两国友好的桥梁,帮助归国的战争遗孤及其家人解决困难。
虽然生活在日本,但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国的信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日中友好之会自发组织捐款。虽然当时他们中还有很多人靠政府救济度日,但最终仍募集到近1800万日元善款(约合90万元人民币),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在灾区援建了一所小学。学校竣工后,他们又筹集10余万元人民币,为学校修建了水泥操场。
“我们愿做中日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终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中村惠子说。
中国是故乡
日中友好之会理事长池田澄江是访问团团长。她的亲生父亲是原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军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联红军带到西伯利亚。母亲带着5个女儿颠沛流离,一对李姓和王姓夫妻收下了池田澄江,后来又把她托付给没有孩子的徐姓夫妇收养。
池田澄江在中国长大,直到1981年回国。
“70年前的那场战争,使我们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善良的中国人把我们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池田澄江动情地说,“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养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希望战争悲剧永远不要重演。”
“对我们来说,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乡。”在和中国老人们互动时、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座谈时,池田澄江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
现在,仍有数以百计的日本遗孤留在中国各地生活和工作。他们中有政府官员,有工人农民,还有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他们不回去的原因有很多,但共同的一点是对养育他们的亲人和土地的眷恋。
1998年,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时,由1400余名日本遗孤和友好人士捐资修建了中国养父母碑。
池田澄江说:“我们是战争的幸存者和见证者,有责任和义务把那段历史告诉年轻人。全体归国者愿意搭桥架梁,把毕生精力献给日中友好事业。”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