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议程”:我校举行110周年校庆高端论坛海外专场

26.05.2015  16:41

新闻中心讯 当地时间5月19日,复旦发展论坛暨110周年校庆高端论坛海外专场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举行。论坛由复旦发展研究院和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主题是“中国新议程:国家治理与国家建设”,对话嘉宾分别为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和复旦—加大当代研究中心(Fudan-UC Center on Contemporary China)联席主席谢淑丽(Susan Shirk)教授。

复旦—加大当代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是第一所由中国高校在海外设置的智库型研究机构,办公室设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心主任谢淑丽教授现为该校讲席教授,曾担任克林顿政府主管亚太事务的国务卿助理。该校作为北美亚太区域研究重镇,囊括了加州大学系统教员与中国研究的顶尖学者,对促进中美学术交流合作起着重要作用。

围绕“中国新议程”这一热点话题,谢淑丽强调,中美关系的进程与改善不仅来自高层,自一开始就由民间沟通与学术交流因素助推。作为1971年第一批来华访问的美国学界代表团成员,谢淑丽曾经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在后来就职克林顿政府时期,她也见证了邓小平访美所带来的新的中国形象在美国的传播。她认为,学术界不仅需要强化理论研习,在实际推动中美关系的交流与合作中也应付诸行动。“复旦—加大当代研究中心”正是这样一种积极的尝试,并能在未来获得可见的影响力。

对话中,林尚立提出,始于2012年的全面改革,其核心是构建制度化分权的国家治理与国家建设。通过提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全面的法制化治理和政党制度化这三条路径,将释放出市场,社会,法律,网络,和民众五方面的力量,从而解构政府对市场、国有对私有和政党对制度这三个方面的权力。从目前看来,这一轮改革刚刚启动,但其目标是明确的。其一是国家定型,包括制度、发展与文化定型。其二是国家成熟,通过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迈过中等收入陷阱,使中国经济得以稳定与健全。林尚立认为,如果有效完成这一轮进程,中国将进入持久发展和稳定的阶段。

作为一名前外交官,谢淑丽十分重视中国的开放与责任认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她认为,1979年邓小平的访美给美国带来了全新的中国形象,而1998年克林顿访华则消弭了双边关系的紧张。美国对此次习近平的法制建设与全面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也保持了乐观态度。她指出,中国的国家建设依然面临着挑战。“来自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压力,特别是教育、医疗与环境等问题,将困扰以经济增长为晋升指标的地方政府,也增加公共物品的分配复杂程度。尽管社会开放与稳定存在一定张力,依旧能够寻求有效监督的途径”。